柯P:有望逐步放鬆管制 北市1個月後可清零

臺北市上周確診人數從659人降至337人,減少約50%;市長柯文哲表示,即使沒有疫苗,北市1個月後應該能清零。(臺北市政府提供)
臺北市上周確診人數從659人降至337人,減少約50%;市長柯文哲表示,即使沒有疫苗,北市1個月後應該能清零。(臺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袁世鋼/臺北報導】

臺北市政府以精準疫調的方式預先匡列「接觸者的接觸者」,上周確診人數從659人降至337人,減少約50%。市長柯文哲表示,即使沒有疫苗,北市1個月後應該能清零。至於28日是否能解除三級警戒,他認為,這還要再思考,但不可能直接降至二級,頂多是逐步放寬。

國內16日新增167例中共肺炎本土個案,其中新北市有65例、臺北市有50例,柯文哲認為,不用太執著每天新增的確診人數,因為從每周的統計數據來看會比較準確,而目前可以看到,雙北地區疫情已慢慢控制下來,北市主要熱區也都已消失;接下來的問題是,散佈在每個行政區的潛伏感染源該如何處理?

柯文哲指出,由於小規模普篩的快篩陽性率都不到1%,若以確診者為中心快篩,陽性率反而可達20%,因此北市改採精準疫調的方式,「以前是捕魚,現在變釣魚」。他表示,北市上周染疫人數減半,居家隔離人數也慢慢減少,空出更多人力能做更精確的疫調;未來的目標是每周染疫人數都減半,即使沒有疫苗,北市1個月後應該能清零。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精準疫調會直接對居隔者快篩,即使是未被匡列的接觸者,也會逐一聯絡並主動邀請快篩。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精準疫調會直接對居隔者快篩,即使是未被匡列的接觸者,也會逐一聯絡並主動邀請快篩。(臺北市政府提供)

至於精準疫調如何進行,副市長黃珊珊說明,以原本全國統一的疫調方式來說,若發現確診者,會先調查有哪些接觸者、足跡,再匡列居家隔離對象,但並非所有接觸者都會被匡列;且居家隔離14天僅打電話關懷狀況,在發病前並無從得知是否染疫。而精準疫調會直接對居隔者快篩,即使是未被匡列的接觸者,也會逐一聯絡並主動邀請快篩。

黃珊珊舉例,萬華健康服務中心16日一名確診個案,共有5名接觸者,但其中2人不符居家隔離條件而未被匡列,但經過精準疫調主動快篩後,5人快篩結果皆呈陽性;如此即可提早了解狀況,3位居隔者不用等到14天發病後再匡列他的接觸者,在第一時間就能提前匡列第二圈的接觸者,減少不明感染源。

此外,民眾關切染疫人數若持續減少是否會解除三級警戒,柯文哲表示,每天確診案例要降到10人以下才需要處理這個問題,而目前每天還有大約20、30例確診,但有持續減少的趨勢,大約還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可以繼續努力。「在這個基礎上,我想也不可能直接變成二級,最多是逐步放寬。」柯文哲說。至於怎麼放寬,目前還沒有明確答案。◇

延伸閱讀
疫苗流入診所 柯文哲:會查清楚
2021年06月10日 | 3年前
診所違規打疫苗 北市府開罰200萬
2021年06月09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