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宣揚去年三公經費大減 分析:沒人監督不知真假

【記者李淨/綜合報導】

在疫情、貿易戰和經濟下滑的多重衝擊下,中共當局不斷發聲要求「勒緊腰帶過苦日子」。中共於6月7日公布了中央本級去年三公經費的數據,同比支出減少了近19億元(人民幣,下同)。外界分析,中共的三公經費沒人監督,且由花錢者自己公開帳目,永遠不可能讓公眾知道真實的數據。

中共媒體7日廣泛報導了2020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減少的消息。中共2020年中央決算報告顯示,2020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合計29.86億元(人民幣,下同),比預算數減少25.31億元。

去年7月,中共財政部公布了2019年度部門決算,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合計48.74億元;今年支出相較於去年少了18.88億元。

報告稱,三公經費減少主要是中央部門過緊日子、厲行節約,以及客觀因素導致部分公務活動減少。2009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中共人大會議時曾要求「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而李克強在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也要求國企、央企開源節流。

不過,網友對中共公開的三公經費嘲諷道:「這樣的數字,你信嗎?反正我不信」、「預算外的三公消費才是大頭,一些領導經常把三公消費轉成其他名義報銷」、「一個大員下省市考察,專機、豪華住宿、豪華接待、前呼後擁陪同,帳敢算嗎?」、「糊弄一下老百姓,老百姓根本沒有辦法來查」、「普通公務員一年分紅年終獎比我兩年工資還高,一年20萬。」

中共「三公經費」是一個具中國特色的名詞,是指中共通過財政撥款給相關中央部門及其所屬單位,用於因公出國(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和公務接待等方面的支出。多年來,「三公經費」已經成為官員們名正言順的「合法腐敗」地帶。

財政專家們認為,目前,對於「三公經費」的界定其實模糊不清,這導致了統計口徑和統計標準的難以統一,也直接影響了各個部門公布的數據的真實性。

早在2006年,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曾在《學習時報》發表〈政府管理改革的幾個切入點〉一文,該文明確指出:政府部門每年的公務車消費、公款吃喝、公費出國三項支出高達9千億元之巨。

《中國青年報 》 2011年也刊文說,中國有6兆元的稅收基本上在預算之外循環。6兆元中有多少用在「三公」上,而預算外循環的「三公經費」連人大都很難監督。

中國人要花多少錢養政府?公務人員每年的吃、喝、出行又花了多少納稅人的錢?中國律師李勁松曾對德國之聲表示,「這一點只有落實到區縣一級的時候,監督的價值才能顯現出來,比如區縣的公安局、財政局、教育局之類的,能把出國的人數、公車的數量公開出來,當地的人就很容易判斷是不是合理合法?當地的百姓根據機關的人員配置是很容易作出判斷的。」

此外,中共政府除了公開的項目,仍有未公開的行政管理費用等項目。龐大的財政支出造成的浪費,擠占了教育、衛生、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而中國行政成本之高,遠超過世界各國的平均。◇

延伸閱讀
疫苗之亂三重現象 背後影武者
2021年06月06日 | 3年前
不堪當局騷擾 陸企欲捐出資產
2021年06月03日 | 3年前
中共開放三孩 陸學者:難救人口
2021年06月01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