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倡議降低對台晶片依賴 學者向政府提建言

美國擬自組半導體供應鏈聯盟,朝向半導體製造本土化的方向發展。( NORBERT MILLAUER/DDP/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國擬自組半導體供應鏈聯盟,朝向半導體製造本土化的方向發展。( NORBERT MILLAUER/DDP/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

全球大鬧晶片荒,美國擬自組半導體供應鏈聯盟,朝向半導體製造本土化的方向發展,另外,更傳出美日專家倡議,需進一步降低對臺灣半導體的依賴。對此,學者分析,臺灣不能忽視此一趨勢,美國、日本發展半導體供應鏈已有基礎,絕對比中國容易,建議政府思考兩件事,包括:保護高階製程,以及不能把過多的資源分配至半導體,以免產業發展失衡。

全球晶片依然缺貨,美國與日本政府皆曾以政府立場,向臺廠台積電表達調配產能給美、日客戶的意願。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也決定自建半導體供應鏈,包括全球65家半導體指標廠在內的業者,組建美國半導體聯盟,積極向美國政府爭取補助,並完善美國的半導體本土供應鏈。

近期美國媒體披露,台積電更有意擴大在美國的投資,原先已經規劃投資大約100億至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5奈米晶片廠,如今更有意再增加230億到250億美元的投資,設立3奈米廠。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正在洗牌,除了供應鏈去中化之外,對臺灣的半導體製造依賴程度,可能也會逐漸下降。美國智庫日前提到,中共若攻臺台,美國因為依賴臺灣的晶片,也將受到影響。有日本官員更倡議,需降低對臺灣晶片的依賴,改採日本設計、美國製造。

對此,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受訪時指出,半導體供應鏈最重要的成果是晶片,大家都想掌握晶片的自主權,但臺灣曝露在這麼凶險的敵人下,美、日擔心依賴臺灣,難免想自組供應鏈,「但說穿,真的沒那麼簡單。」

邱俊榮表示,英特爾現在明顯落後台積電,三星也落後,因此將來情況可能是,臺灣掌握最頂尖的晶圓製造,但中低階製程可能受到較大的衝擊。臺灣還是會有好的供應鏈,但競爭者變多,特別是美日已有基礎,發展起來絕對比中國容易。

邱俊榮說,長期而言,臺灣要思考兩件事情,首先是維持高階製程的優勢,第二點是必須盤點,臺灣除半導體外「還有什麼?」 臺灣可能不能把太多資源壓半導體,長期可能面臨調整困難,這是現在得開著手思考的。

延伸閱讀
臺半導體成長上看18.1% 是原先1倍
2021年05月14日 | 3年前
美擬再辦峰會 聚焦晶片荒
2021年05月11日 | 3年前
西門子贊助1.4億設備 助產學接軌
2021年05月11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