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日本核廢水 原能會:氚生物偵測技術開發中

原能會主委謝曉星表示,各國也會排放核廢水,但福島核災是幾百年一次,和日常的排放不能等量齊觀。(中央社)
原能會主委謝曉星表示,各國也會排放核廢水,但福島核災是幾百年一次,和日常的排放不能等量齊觀。(中央社)

【記者徐翠玲/臺北報導】

日本日前宣布將在2年後排放福島含氚核廢水,原能會除了海域監測,也要做魚類抽樣。原能會主委謝曉星21日指出,氚在生物體內濃度、活度量測基礎,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都還沒有建立。生物包括人類體內含氚的偵測技術,全世界都還在研發當中,臺灣相關研發計畫快的話5月、慢則6月開始執行。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邀謝曉星、農委會、外交部、經濟部等,針對「日本政府將排放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恐造成海洋汙染與我國政府因應措施」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立委林奕華關注「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環境輻射監測及安全評估計畫」,爭取經費是否碰壁?謝曉星澄清沒有碰壁。他說,這項計畫大概去年底完成,因年度預算分配有時間性,打算向科技部科發基金申請預算。未來2年日本可能排放核廢水,為了超前部署,將在1.5年完成這項計畫,後續還有4年期應變計畫。

立委高虹安質疑,臺灣海域氚調查計畫目前有33個氚監測點,數量是否足夠?謝曉星回應,去年已經開始做了,33個氚監測點當然不夠。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上週記者會說,要增加62個點到95個點。被問到監測頻率每半年執行一次?謝曉星說,人力是問題,會想辦法解決,現在也考量偵測頻率由半年改成一季一次。 

謝曉星亦提及,臺灣近海海域靠近公海部分,對放射性核種特別是氚的分布,或氚排放即時顯像,希望能有動態影像,可以用來做即時預報,甚至做超前預測下一個時間點、路徑。

對於漁業署針對未來可能的損害打算求償140億,謝曉星認為,漁業署低估了,裡面有很多不可知因素,應該是好幾百億。最後的結果中國、韓國在談判桌上也會是談賠償,臺灣應該找最好、最有利價位,而詳細評估則有賴精確量測。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同意日本排放,關於臺灣在國際原子能總署聯絡管道是否暢通?謝曉星表示,臺灣雖不是國際原子能總署會員國,但跟它還算相通,有派駐外人員在維也納我國駐奧地利代表處,加強跟IAEA總部連結。過去多年嘗試加入IAEA,但被中國大陸杯葛,現在則是好的時機,會去爭取。 

謝曉星指出,韓國向日本抗議,但沒辦法要求日本讓它加入日本排放核廢水計畫,日本不會答應。不過,日本樂見第三方IAEA組成的專家團,韓國可以派員參加監管,臺灣也在爭取加入。

延伸閱讀
核廢水入海 日方兩度說明
2021年04月19日 | 3年前
臺「三好米」日本飄香 裝櫃啟航
2021年04月15日 | 3年前
擁抱繁星的高山小鎮 天狗高原
2021年04月05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