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中共製造衝突 美轉強硬
美日兩國領袖會議發表聯合聲明,特別強調「臺海穩定的重要性」。立委羅致政昨(19)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之所以延續前總統川普的對華強硬,是因為美國已經認清,中共不可能接受國際秩序,周遭國家都面臨選邊站問題,但臺灣面對中共威脅,只能選擇與民主人權國家站一起。
從聯合聲明來看,臺海安全已被納入美日安保合作的「周邊有事」範圍中,代表美日印太戰略已由模糊走向清晰,「接下來必有落實的具體行動」。
國策研究院19日舉行「美日峰會與臺海有事」座談會,邀請多位學者、專家解析美日峰會共同聲明、美日同盟與東南亞、美日介入臺海有事、臺灣與美日安全合作、蔡政府安全政策及美日同盟因應中共威脅等議題。
立委:美日聯合聲明攸關印太戰略走向
立委羅致政則表示,美日聯合聲明攸關整體印太戰略的走向,他從四大面向來進行分析,首先在「政策脈絡」上,美國的戰略有延續性、一致性,他引述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 R. McMaster)4月15日以「為什麼川普對華強硬,拜登也會效仿」為題,在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就美國對華認知和政策轉變進行介紹和分析。
羅致政解釋,2017年川普團隊對中共重新檢討,認定中共已經變成危險的戰略對手,而非傳統的軍事競爭者,而且過去美國推崇的接觸政策已不可行,所以美國必須調整整體的戰略方向。
第二是「政策內容」,羅說,美國對印太戰略已從模糊走向清晰,最明顯的徵狀包括臺灣議題,美日已將臺灣視為處理印太戰略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所以在談「周邊有事」時,也主動將臺海局勢的安全納入。
第三為「政策因素」,他表示,美日已重新對中共進行評估,以2020年11月美國政策計畫辦公室出版的報告為例,內容對於中共一系列對外軍事戰略的用意進行解釋,有兩點結論,一是共產主義、二是民族主義,美國已經認清,中共不可能會接受國際秩序,而且報告還很精準、細膩的對中國、中共與中國人民進行區分。
他說,這項非常重要的報告,是在美國總統選舉末期提出的,顯然是要對美國未來的政策定調,已經明確認定,對共產黨而言,對外就是要製造一個衝突的國際秩序,而且臺灣議題越來越迫切,美日必須因應臺海局勢生變之後,對國家利益的影響跟衝擊。
最後則是「政策影響」,羅致政強調,選邊站已經是周邊國家要面臨的抉擇,但對臺灣而言,這是假議題,因為威脅臺灣安全的就是中共,其他盟友或許有兩難問題,但臺灣沒有,因為臺灣的選擇很清楚,就是只能跟民主人權、自由的國家、以及潛在提供臺灣安全的國家站在一起。
各國親中政黨落敗 反對中共成潮流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洪耀南表示,過去美國稱霸世界依靠五大武器,包括國防軍事力量、美元、美國國內市場,第四是普世價值、人權與民主,第五則是美國主導的國際組織。而前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極力壓制中國經濟,中共轉而走向中國國內市場與一帶一路市場的「雙循環」模式。
他表示,美國認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掌握中國的合法性,靠的無非是威權主義與民族主義,以近期新疆棉為例,在美中會談後,中共操作民族主義,目的想把外國品牌趕出中國,美國也順勢要求大家選邊站。
他說,近年許多國家都因為過度傾中引發民怨,從南亞、東南亞到東北亞,幾乎所有親中政黨都遭遇挫敗,包括當前立場仍較為親中的韓國總統文在寅,近期地方選舉也遭遇慘敗,顯示當前反對中共已經變成世界潮流。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則說,這次美日峰會顯示日本首相菅義偉處理國內選舉壓力,必須塑造強而有力的領導人形象,更顯示日本內部對「對北京強硬、臺灣友好」有一定的選票基礎,因此未來臺日關係持續深化,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