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發明展臺排名第二 獲35金10銀3銅
2021第24屆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5日揭曉成績,臺灣代表團共獲得35金、10銀、3銅,總成績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地主國俄羅斯。
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理事長吳智堯表示,今年共有來自俄羅斯、澳洲、波蘭、韓國、泰國等近20個國家,超過600多件創新發明產品報名,海外參展者以線上方式參賽,臺灣有48件作品參賽,拿下35金、10銀、3銅,成績相當亮眼。
受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口罩使用量增加,但口罩上的熔噴不織布濾材無法分解,對環境造成負擔。雲林科技大學化工材料系教授粘譽薰團隊發明「以靜電紡絲製備高效率竹炭奈米纖維複合材料濾材」,不僅能夠自然分解,還能過濾達99%的PM2.5粉塵微粒與細菌,可應用在口罩、空氣清淨機等產品上,獲得發明展金牌。
勤益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陳聰嘉帶領學生與業界合作,共同研發「位能車」,不需要電池就能獲得動力的創意概念,同樣獲發明展金牌。
陳聰嘉表示,騎乘位能車較一般自行車省力,重量也比電動自行車輕,由於動力集中及釋放部分由純機構組成,所以不會有電池耗盡和廢電池回收的環保問題,透過純機構設計的輔助動力裝置,加裝在一般自行車上,就能透過踏板倒轉、震動來儲存能量,讓騎自行車變得更輕鬆。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中學生團隊,藉由觀察到高齡者、行動不便的人在坐下、起身時,都會對膝蓋造成很大負擔,因而發明「多功能生活輔助裝置–電動升降馬桶坐墊、座椅」,也獲得發明展金牌。這項可升降的座椅、馬桶坐墊裝置,經過調整到最佳高度及傾斜程度,能夠減輕使用者膝蓋的負擔。
正修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張法憲團隊則是發明「下水道管線檢查與維修機器人」,可於一般水平面管線或垂直管線移動,進行未知環境的觀測、氣體偵查、管線內焊渣移除與清潔,比以往僅用氣體吹拂雜物,更能有效提高管線內部檢查工作效率,也獲得發明展金牌肯定。
另外,修平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高銘政師生團隊研發「鈦酸鉍材料於負電容電晶體之應用」、臺北醫學大學教授呂憲宗「鋼釘釘位用醫療輔具」、明志科技大學謝章興教授團隊「用於檢測發光二極體之非接觸式電漿探針師生團隊」、勤益科大翁國亮師生團隊的「可攜式自然能量轉換裝置」等,均獲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