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陸有戒心 中東歐17+1會議或停

【記者簡兆和/綜合報導】

中共每年邀請中東歐17國舉辦高峰會,試圖擴大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不過由於越來越多國家反對中共,專家質疑這個機制能否繼續運作下去。

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與德國東歐研究協會(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Osteuropakunde)3月26日舉辦研討會,討論中共、東歐與歐盟的關係,中共與中東歐17國的「17+1」機制成了會議的焦點。

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The Pol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中國專家詩麗娜(Justyna Szczudlik)表示,儘管中共大肆宣傳「17+1」機制為雙方帶來好處,事實上中東歐地區對中共的依賴度不高,許多國家尤其在網路安全等領域對中共有疑慮,對「17+1」存在的必要性提出質疑。

詩麗娜說,一開始中東歐各國的確對與中共合作很有興趣,最近幾年卻出現戒心,原因不是美國前總統川普對抗中共,而是從與中共互動的過程中學到教訓,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正考慮離開「17+1」。

今年2月的「17+1」峰會,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上場,羅馬尼亞等6國僅派部長級官員與會,創下歷年峰會參與層級最低的紀錄,顯示中共在擴大中東歐影響力的工作上遇到障礙。

這個機制原稱16+1合作機制,2019年4月希臘加入後改稱17+1合作機制,包括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等國以東的中東歐17國。

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專家卡拉斯可娃(Ivana Karaskova)表示,中東歐國家著眼於經濟上的好處而加入「17+1」,但最近發現中共的投資和出口承諾沒有兌現,原本的期待轉為失望,加上疫情爆發初期的隱瞞和對香港民主的鎮壓,讓越來越多國家對中共有戒心。

卡拉斯可娃分析,從民意調查可發現,中東歐各國對中共觀感最負面的是捷克;在匈牙利,雖然總理奧班(Viktor Orbán)對中共特別友好,民眾對中共的觀感也普遍不佳。

卡拉斯可娃認為,如果中共不願改變作為,「17+1」合作機制很難繼續運作下去。◇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