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委外代工不如預期 台積電單日跌23元寫紀錄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季辛格(圖)表示,在2023年前晶片仍以自行生產為主。資料照。(MANJUNATH KIRAN/AFP via Getty Images)
英特爾新任執行長季辛格(圖)表示,在2023年前晶片仍以自行生產為主。資料照。(MANJUNATH KIRAN/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

全球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在21日舉辦法說會,新任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強調,在2023年前晶片仍以自產為主。市場原先預期,英特爾擬委由台積電代工生產晶片,在英特爾表態後,台積電22日股價應聲重挫,終場收在新臺幣649元,跌24元,跌幅達3.56%,單日下跌金額也創歷史紀錄。

季辛格在財報會議裡指出,公司對於7奈米的製程的研發進度樂觀,而在2023年所推出的7奈米製程晶片,也將由英特爾自行製造。他也說,英特爾將擴大部分技術與產品交給代工廠製造,但多數的製造仍會在英特爾手中。

英特爾目前的先進製程處在14奈米、10奈米,而台積電已量產5奈米與7奈米,而三星也已量產7奈米,並掌握5奈米技術,英特爾的製程發展仍屬落後位置。

季辛格表示,預估2021年下半,10奈米製程產品會超越14奈米。英特爾在先進製程的發展面臨挑戰,因此公司內部希望能委託代工廠生產,並把資源集中在研發上。

金融諮詢公司Summit Insights分析師陳金蓋(Kinngai Chan)認為,英特爾不太可能把旗下一流的晶片委外生產。

「英特爾的14奈米晶片的電晶體速度,已比任何代工廠能提供的7奈米晶片快。」陳金蓋認為,「英特爾會隨著時間推移,愈來愈常利用外部代工廠,但不包括關鍵的中央處理器。」

日前英特爾委外代工的傳聞,推升台積電的股價,不過市場解讀,英特爾法說會的說法,並不如預期。台積電面臨失望性賣壓,22日開盤達649元,跌24元,盤中雖有低接買盤湧入,跌幅縮小,一度達665元,跌8元,終場仍不敵賣壓,收在649元。

台積電22日股價跌24元,跌幅3.56%,單日下跌金額創史上最大紀錄,市值縮水6223億元,跌破17兆元關卡,滑落至16.82兆元,影響大盤指數約204點。不過,台積電今年來股價仍漲119元,市值增加3.08兆元。

英特爾委外代工政策不如預期,引發市場失望性賣壓出籠,台積電今天股價跳空開低,開盤達649元,跌24元,盤中雖有低接買盤湧入,跌幅縮小,一度達665元,跌8元,終場仍不敵賣壓,收在649元。

台積電在日前法說會上宣布,擴大今年的資本支出,達250億至280億美元,較去年172億美元增加45%,並創歷史新高紀錄。法人普遍預期,台積電有機會接獲英特爾(Intel)委外代工訂單。

不過,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則認為,英特爾將繼續晶片製造的決定,對台積電而言,反能鬆口氣。他說,台積電如果接下英特爾的訂單,需要大幅增加支出替電腦及伺服器晶片創造產能,但這塊的產能還不穩定,如果台積電規劃產能的投資失敗了,會有相當大的後果。另外,台積電的地位在歐洲有反壟斷的風險,如果接台積電的訂單,會讓相關風險持續增高。

台積電股價熄火,促使臺股大盤也跟著跌,終場收在16019.03點,下跌134.74點,守住16000點大關。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則認為,台積電應是漲多修正,而台股22日裡,仍有多家中小型股欣欣向榮,顯示資金輪動,且半導體族群多數也都上漲,認為臺股整體趨勢還是正向的。

延伸閱讀
股價673元 台積市值破17兆
2021年01月21日 | 3年前
漲不停 台積股價飆至647元
2021年01月20日 | 3年前
股價衝高 台積電今年市值增2.5兆
2021年01月19日 | 3年前
2020全球專利企業50強 台積電居第6
2021年01月14日 | 3年前
台積電續創新高 突破600元
2021年01月13日 | 3年前
創580元新天價 台積電市值破15兆
2021年01月08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