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成寄養兒少 有終身精神疾患
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千人,兒少過去的恐懼或陰影可能持續影響其身心,根據林口長庚醫院兒保中心的研究發現,高達五成四的寄養機構兒少有終身精神疾患,高出台灣兒少精神盛行率2成,其中最常見出現行為規範障礙症,其次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對立反抗行為疾患。
林口長庚兒保中心團隊今年針對2011至2014年間的97位兒少身心調查結果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寄養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高出台灣兒少精神疾患盛行率兩成;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22.7%)、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5.5%)和對立反抗行為疾患(13.4%)。其它還包括憂鬱症(10.3%)及創傷後壓力症(4.1%)等。
這份研究報告顯示,機構兒少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的終身盛行率,是一般兒童精神疾患盛行率的1.5倍、6.7倍及41倍。此外,機構中兒少中六個月的精神疾患盛行率為28.9%,也高於一般台灣兒童和青少年 (25.0%)。
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表示,孩童在成長階段,又以幼年時期受到虐待經驗影響最大,不僅對個案在精神心理層面,連帶也會影響肥胖、三高機率增加,另在大腦神經系統的生化機制作用下,腦部杏仁核的恐懼反應不斷發出警報,負責理性分析的前額葉皮質功能被抑制,使得兒童青少年專注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變得衝動、易怒或是躁動不安。
林口長庚兒保中心臨床心理師黃文怡提醒,若是受虐兒童現階段已出現明顯的失眠、焦慮及憂鬱情緒等症狀,進而影響生活適應及課業學習,則應先至兒童心智科就診,請臨床醫師進行臨床評估與診斷分析,可依照醫師評估及診斷結果,後續可依據受虐兒童的狀態,選擇適合的心理治療取向,與進行長期腦部心智功能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