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阻塞於高齡長照中的重要性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舊稱直譯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現為利於民眾記憶及推廣,改稱為「慢性肺阻塞」或更簡化為「肺阻塞」。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內科部胸腔內科王國書醫師表示肺阻塞是一種退化性、阻塞性及不可逆的呼吸道疾病。
王國書指出,肺功能於18-20歲左右發育成熟後便以每年30 ml的速度在退化,通常若無先天疾病或早產發育不足,一秒吐氣量 (FEV1,一種評估肺功能的重要指標) 在85歲時可不低於2000 ml – 正常情況下絕對夠用了。
但若有抽菸,根據菸量及自身感受度FEV1可每年下降3倍左右,即90 ml。如此一來在55歲時FEV1就會低於2,000 ml,臨床上可能就會感到活動時會喘。此時肺活量已不可逆了,但立刻戒菸可減緩下降。
王國書說,即使未抽菸,現今工業社會空汙盛行,空品問題仍會造成FEV1加速下降。 且目前國人平均餘命增加為80.7歲 (107年; 其中男性77.5歲、女性84歲), 這顯示在老年期極有可能面臨呼吸功能不足的情況。
王國書表示,台灣目前肺阻塞的盛行率為6.1% (寬鬆估計),比之國際上的調查 (如GOLD 2020的報告有11.6%) 是顯然低估了。這表示國人對此疾病的認知仍不足, 或是有太晚戒菸或就醫的情況, 待診斷為肺阻塞時多已中至重度,共病症 (如心血管疾病) 及死亡率增加。對個人而言生活品質受限,對國家來說亦增加社會負擔及健保支出。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長盧星華表示,台灣於2-3年前開始推行「全民健康保險慢性阻塞肺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本院也於106年加入。希望藉由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及定期追蹤,以改善預後及老年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