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超前部署 彰基成立「正/負壓手術室」
彰化基督教醫院於中共肺炎(武漢肺炎)防疫期間全院總動員,全力投入治療、防疫、照護及清潔等工作,讓病菌無所遁形,身為醫學中心的使命自覺,更是先後成立「負壓手術室」、「正/負壓手術室」,以保護病人及員工安全,並為未來防疫工作進行超前部署。
彰基醫療體系中的員林基督教醫院當初就有設計「正/負壓手術室」,但為了避免交差感染,且員基是區域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在今年1月30日決定成立「負壓手術室」、「正/負壓手術室」,「負壓手術室」位於3期2樓門診區106診(花費67萬元,工期為1/31~2/7);另,「正/負壓手術室」位於3期12樓燒燙傷中心(工期為是1/31~5/15,為期3.5個月,整體工程費用2,000餘萬,含設備無影燈、手術檯)。「負壓手術室」、「正/負壓手術室」收治條件為符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個案及屬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對象,此類個案以緊急手術為主,常規手術應等病人治癒或解除隔離後再進行手術。
彰基院長暨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穆寬教授表示,在院務會議中提出假設性問題,今天有一位孕婦,懷疑有武漢肺炎(中共病毒),但她要緊急進行剖腹產,或是有外傷病人到院,但是他有中國旅遊史或者不能排除,那怎麼辦?當時有可以轉到員林基督教醫院的提議,因為員基是有一家具有「正/負壓手術室」的醫院;但是為了要避免交叉感染、員工安全,並為未來防疫工作進行超前部署,而且彰化基督教醫院是一家醫學中心,承擔彰化、雲林、南投250萬人口的健康,因此決定成立「負壓手術室」、「正/負壓手術室」。
陳穆寬表示,決定後約7天的時間,首先成立「負壓手術室」,馬上可以針對懷疑或確診有「武漢肺炎」(中共病毒)的病人,可以幫他做手術之外,同時也一定要成立一個正/負壓最標準的手術室,當然斥資的經費都不是由政府補助,而且那也不可能賺錢,一定是賠錢的。但是做為一個以愛為出發點的教會醫院,我們覺得這個做法是對的,對患者及防疫是有相當幫助的,因為試想有一位病人,他是有可能或確診感染「武漢肺炎」(中共病毒),甚至以後有肺結核等傳染病病人,在院內手術室做手術,萬一產生院內感染,這個是相當嚴重的。所以,「負壓手術室」、「正/負壓手術室」不只包括「武漢肺炎」(中共病毒),更包括「開放性肺結核」及「重症感染症」的病人,只要一有懷疑,就可以在這個標準的手術室裡面來做。
他說,「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很多醫學中心其實都沒有辦法這麼做。」陳穆寬舉例說明,如果是一家公家的醫院,一定要編立預算,預算一定是今年編明年的,彰基醫院是一家公益的醫院,只要是對病人好的,董事會董事長及所有董事會完全授與院長最大的權力及支持,所以才可能在7天就蓋一間「負壓手術室」,再經3.5個月又蓋一間「正/負壓手術室」。所以我們一直在講,防疫就像在打仗一樣,一定要有速度、要有教育,所以這是一個相當超前部署的觀念,國家也不可能補助這個錢,醫院也不可能從這個裡面得到利益或回饋,這完全都用在幫忙病人的身上。
陳穆寬說,成立「負壓手術室」後的第一個患者,竟是院內一位主治醫師的媽媽,因為這位醫師的媽媽當時從日本回來,由於疫情的關係,需要做腦部的手術,腦部手術是不能等的。「負壓手術室」蓋好的第四天,既然有病人需要,患者又是院內主治醫師的媽媽,而且主治醫師親自替媽媽開刀,主治醫師說願意,而且覺得在「負壓手術室」裡面相當安全,整個醫療團隊也沒有膽怯,包括護理師、麻醉醫師、麻醉護理師,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來幫忙我們的患者。所以自己常常在講:「我們要救所有的患者。」想不到第一個幫忙的就是自己醫院主治醫師的媽媽,而且是由主治醫師親自為媽媽做手術,員工對自己醫院幫忙病人的做為相當感動,當然士氣也就更高。
手術的目的為搶救病患生命,如病患染有空氣傳播的疾病(如COVID-19、麻疹、水痘、結核菌等),稍有不慎恐造成院內感染事件發生,輕則危及患者本身,重則連治療團隊皆蒙其害,為確保整個治療過程安全無慮,建議需要在負壓環境下進行開刀治療。
醫院為使醫療空間能救治更多病患以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只單純建立一間負壓專用手術室,其空間使用率差,甚至可能淪為「蚊子館」,將正負壓環境設計在同一空間內的需求就更顯重要;因此,彰化基督教醫療體系在早在2015年新落成的員林基督教醫院,即有設置「同空間可切換正/負壓環境之手術室」(正/負壓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