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會處理參審法 民團立院前抗議

民間司改團體2日在立法院外舉行記者會,抗議立院臨時會排入國民參審法案,要求政府保障陪審制度。(中央社)
民間司改團體2日在立法院外舉行記者會,抗議立院臨時會排入國民參審法案,要求政府保障陪審制度。(中央社)

【記者袁世鋼/臺北報導】

民間團體因不滿立法院預計於臨時會草率處理「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於立院大門發起長期靜坐。司改國是會議分組召集人、前大法官許玉秀等人7月2日到場聲援;委員之一的律師張靜強調,兩制併行當時雖僅獲5名委員支持,但現在已有11人認同,執政黨勿一意孤行。

張靜指出,2017年的司改國是會議針對「國民參審」進行最終表決時,支持參審、陪審的委員各有7人,而兩制併行也獲得5票,但因均未過半而無法做成決議;而後司法院便推動參審制,並不斷強調兩制合併試行是司改國是會議中最不受支持的方案。但他強調,他今年逐一致電詢問每位委員後,結果有11人贊同兩制併行,成為最多數。

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表示,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曾說,兩制併行會造成臺灣災難,但這是毫無根據的指控;他強調,兩制除了在有罪、無罪的評議不同以外,其他在選任國民法官、審理案件的程序大體上都相同,兩種制度並非完全截然不同;而在司法院的版本中,1年只有600件適用參審制,如此的案件量採取兩制併行並不會有困難。

張靜則表示,參審制下法官要操作的事情比陪審制多,如果法官會操作參審,就一定也會操作陪審,因此他反對在密室中進行沒有筆錄、錄音的指示,這樣會產生權威效應、影響國民法官,且無從得知法官有無誘導;而陪審制則是在公開有錄音的法庭,陪審法官若指示不當,會有紀錄留存,因此法官沒有辦法介入,這就是反對參審制的主要原因。

許玉秀表示,司法院從司法國是會議的第一天派人來報告參審制後,經過3年、歷經2次立法院公聽會、媒體文章,到站出來講的話都是「專業不及格」;而民進黨立委說的話,更顯現對參審制毫無理解。她強調,民進黨應先擱下草案,切勿一意孤行。◇

延伸閱讀
監院人事案 立院7/17投票
2020年06月29日 | 4年前
游錫堃:修憲委員會下會期定成立
2020年06月28日 | 4年前
反監委名單 藍委破門占議場
2020年06月28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