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資訊戰有何貓膩? 學者以「駭客模型」分析
中共長期對臺灣發動資訊戰,不論是企圖干預選舉結果,或是為了中國內部維穩,從2018年地方選舉、2020總統及立委大選到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都有跡可循。然而,資訊戰專家沈伯洋指出,必須要釐清攻擊者是誰、有甚麼動機,才能進行防守戰略推演。
沈伯洋以「駭客攻擊模型」套用在中共資訊作戰中,試圖釐清攻擊者與受害者之間的關係;而在「駭客攻擊模型」中,將攻擊模式拆解為發動者、接收者、技術能力、基礎設施等4個部分。他表示,「駭客攻擊」雖然只是資訊作戰中的一部分,但散布假消息、爭議訊息時必須透過網路達成,而在散布的過程中就與駭客攻擊的型態非常雷同。
沈伯洋指出,在攻擊臺灣的假訊息中,發動者無疑就是中共,接收者就是臺灣人,且接收者很容易因為轉發不實訊息而變成下一個攻擊者;而發動者與接收者之間一定存在某種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或社會關係,如果能知道攻擊的脈絡就能事先預防。
基礎設施則是散布假訊息的管道,包含Facebook、Line、Twitter等社群平台,不同的管道會對應到不同類型的接收者,而不同類型的人對不同種類的假訊息的接受度也不同,各有偏好;沈伯洋認為,中共將接收者分為多少種類別,臺灣就應針對多少種類別的人做出不同的應對方式。而技術能力就是假訊息的內容,針對各種議題會有不同戰術。
攻擊者四類型 政治資本追求者最麻煩
為了釐清攻擊者與發動者之間的關係,首先要將攻擊者分類。沈伯洋表示,攻擊者有哪些單位、有甚麼偏好、行事風格如何等,都是需要分析的重點。而對於中共對臺資訊戰的攻擊者,沈伯洋以「動機」為X軸,區分出政治、經濟2種性質;並以「資本能力」作Y軸,分為追求者、擁有者;如此則有4個象限的類型,以便在法律上做出不同的規範。
沈伯洋指出,具有政治動機的資本擁有者,其中包含中共國安部、解放軍、統戰部、國臺辦、中宣部、共青團等單位,每個單位偏好的攻擊主題也都不同。而有政治動機的資本追求者,像是武警、地方臺辦、微博主、內容農場主等,他們可能希望藉由對臺灣做出攻擊,提高自身在黨內的地位;沈伯洋認為,這是最難處理的一群人。
而有經濟動機的資本擁有者,沈伯洋直言,就是某食品集團,還有臺灣媒體、一些幫派組織等。至於經濟動機的資本追求者,則包含大學生、Facebook粉專管理員、直播主、小型Youtuber等;政治動機的資本追求者會製造假訊息,經濟動機的資本追求者則以賺錢為目的協助散布,但沈伯洋質疑,他們如何得知轉發假訊息有利可圖?中間代理人是誰?
他認為,如果能用法律規範這些人、把這些人標記出來,切斷中間的聯繫,讓政治動機攻擊者找不到聯繫經濟動機攻擊者的對口,或使聯繫成本變高,就能阻斷假訊息攻擊臺灣。此外,沈伯洋也透露,有部分經濟資本追求者是社會中較弱勢的族群,政府應針對這部分人進行輔導,讓這些人有正當的謀生能力,也是減少假訊息攻擊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