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感染百日咳 容易引發重症
近日一個未滿2個月大的嬰兒,因連續2週咳嗽、流鼻水,且食慾降低而住院治療。此次住院是以急性細支氣管炎治療,在給予氧氣罩與點滴輸液治療後,症狀有局部改善即出院;但出院回家才2天,竟出現明顯的陣發性咳嗽,伴隨著偶爾的吸入性哮聲,因此又住院做進一步檢查。
在醫師仔細詢問寶寶的接觸史後,得知媽媽有慢性咳嗽的病史,而且懷孕28~36週未施打百日咳疫苗,因此懷疑寶寶可能感染百日咳,在通報疾病管制署採檢確診後,給予抗生素治療,寶寶已逐漸康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施養真說,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的呼吸道細菌性疾病,會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強,由於初期的症狀與感冒相似,很容易被忽略而延遲就醫,進而傳染給家中幼童或其他同住成員,引發群聚感染。
嬰幼兒感染百日咳的症狀較嚴重,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更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會引起肺炎、呼吸中止、缺氧、癲癇、缺氧性腦病變等重症,或是因持續性嘔吐引起營養失調。雖然其他年齡層也可能感染,但症狀較輕微。
施養真表示,預防百日咳最好的方法是按時完成疫苗接種,以臺灣目前百日咳疫苗施打政策來說,是針對嬰幼兒於出生後每2、4、6、18個月,以及5歲時各接種一劑相關疫苗,因此百日咳發生率已逐年下降,但每3~5年會出現一個流行高峰。
此外,剛出生的嬰兒尚未接種百日咳疫苗時,是屬於感染的高風險族群,因此建議孕婦每胎於產前28~36週施打百日咳疫苗,如此才能透過胎盤給寶寶抗體。至於新生兒的父母、祖父母、兄弟姊妹,以及長期接觸新生兒的醫護人員與保母,這5大族群如果需要施打百日咳疫苗,一定要記得接種的時間,因為百日咳疫苗的保護力僅能維持6~10年,所以這5大族群務必遵守預防接種的建議按時施打。
施養真在此提醒民眾,如果出現呼吸道症狀時,應主動配戴口罩,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也盡量避免帶嬰幼兒出入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