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碰券結合電子支付?立委:違消費習慣
中央政府編列111億元預算擬推出結合電子支付的「酷碰券」振興經濟,但台灣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蔡壁如20日指出,電子支付有違民眾消費習慣,除了難達振興目的外,更變相圖利特定行動支付業者。電子支付專家林坤正則質疑,此舉更像是「排貧條款」,且獨厚街口支付。
邱臣遠指出,目前台灣非現金支付約占38%,其中2月份信用卡(Visa、Master、JCB等)消費2,184億元、電子票證(悠遊卡、一卡通等)61.9億元,而電子支付(街口支付、LINE Pay等)卻僅有27.8億元。但「酷碰券」規劃僅與會員數達100萬以上的電子支付平台結合,而人手一張的電子票證、信用卡,以及NFC感應電子支付(Apple Pay, Google Pay)卻被排除在外。他質疑,「酷碰券」結合電子支付究竟是嘉惠實體商店還是「特定行動支付業者」?
蔡壁如則表示,目前將與「酷碰券」結合的Line pay、街口支付的用戶分別約有216萬、198萬戶,再加上市占率5%的台灣pay,用戶總數約450萬戶,若扣除重複使用,估計僅有2成左右的民眾使用,且年齡集中在20歲到35歲。她也質疑,目前接受街口支付、Line pay付款的實體店面僅約30萬家,估計受惠店家也只有兩成以下,振興經濟效果恐有限。
而以目前電子支付分布的狀況來看,林坤正表示,第一名是每月金額約14.5億元的街口支付,約占整體的70%;若以政府投入的110億元換算,等於是政府幫他們免費增資77億元,獨厚街口支付。他也擔憂,民眾消費及商家交易的所有資料,將會被少數業者掌握,恐造成電子支付產業被壟斷。
林坤正強調,政府補貼、紓困常會有排富條款,但這次感覺是「排貧條款」,因為除了六都以外的縣市及中老年人大概很少使用電子支付,且最重要的是,有80到90萬家的小商鋪無法受惠,這正是整個模式在設計上有所爭議的地方。
酷碰券扶植電子支付業?經長:會整體考量
立委林岱樺質疑,政府用111億元推行酷碰券綁電子支付,並非振興經濟而是扶植電子支付業,應取消搭配電子支付。
林岱樺指出,目前規劃酷碰券,使用行動支付回饋金高達25%、每人上限1千元,但現行市場最高回饋僅15%、上限500元,等於政府花111億元幫業者打開市場、業務,不必負擔任何成本。
沈榮津回應,目前政府第一步驟是防疫,第二步驟是紓困,至於振興刺激消費則是最後階段,所以目前還在蒐集意見,會用開放的心胸,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做整體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