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病毒顆粒可在室內空氣中停留幾分鐘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中共病毒(新冠病毒、COVID-19)顆粒可能在空中停留「幾分鐘」,這增加了避免在人口密集的室內場所的重要性。
據福斯新聞報導,研究人員在一份聲明中解釋道:「初步結果顯示,攜帶病毒的氣溶膠顆粒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可能比原先認為的要長,因此避免在繁忙的室內公共場所是非常重要的。這也降低了飛沫感染的風險,而飛沫感染仍然是中共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最近建議,在其他社交疏離措施難以維持的公共環境中,如雜貨店和藥店,應戴上布面罩。疾控中心表示,這「在顯著的社區傳播區域中」尤為重要。
這項研究是由芬蘭阿爾托大學、芬蘭氣象研究所、芬蘭VTT技術研究中心和芬蘭大學的專家進行的。
專家們研究了在打噴嚏、咳嗽甚至說話時,從呼吸道排出的細小氣溶膠顆粒物在空氣中是如何傳播的。
他們在聲明中說,「研究人員模擬了一個人在貨架之間的過道上咳嗽的情景,就像在雜貨店裡發生的情況一樣,並考慮到了通風。」每個研究機構都獨立進行了模擬,但採用相同的起始條件。
研究人員都得到了相同的初步結果。
他們在聲明中解釋說:「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氣溶膠雲在咳嗽者附近擴散開來,並在這個過程中稀釋。但是,這可能需要幾分鐘的時間。」
這項研究可能對中共病毒的傳播產生重大影響。
阿爾托大學助理教授維爾·武里寧(Ville Vuorinen)在聲明中解釋道:「感染中共病毒的人可能會咳嗽後走開,但隨後留下攜帶中共病毒的極小氣溶膠顆粒。這些顆粒物可能最終進入附近其他人的呼吸道。」
在他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模擬了小於20微米的氣溶膠顆粒在空氣中的流動,並指出乾咳的顆粒大小通常小於15微米。
他們在聲明中說:「這種尺寸的極小顆粒不會沉到地面,而是在氣流中移動,或飄浮在同一個地方。」
研究中使用了芬蘭技術信息科學技術中心CSC的超級計算機和3D可視化技術。
中共病毒(新冠病毒)大流行已促使全球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另一項研究中,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說,「當我們進入春季時,我們可能會從這種流行病中得到一些喘息的機會,儘管這取決於室內環境的適應狀況。雖然社交疏離措施的有效性顯然在對抗中共病毒的傳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科學家們也在關注著從冬季到春季、到夏季室內相對溼度的變化。」
耶魯大學科學家的研究於3月23日發表在《病毒學年度評論》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