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在陸台商 工研院:電池業Q1跌逾50%
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各國經濟都受到巨大衝擊,多位朝野立委日前合辦座談會,盼能將危機化為轉機。與會的工研院代表說,研究這波疫情後發現,生產基地在中國、市場以中國為主的產業受傷最嚴重,其中電池產業光第一季就掉了50%以上。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范雲、林楚茵與民眾黨立委邱臣遠日前聯合舉辦「武漢肺炎後的產業秩序(新南向+前瞻第二期:組建脫中的歐亞美供應鏈)」座談會,邀請多位產官學界代表與談,出道前曾擔任黨政記者的演員溫昇豪也現身座談會,關心此議題。
鍾佳濱表示,相較於美國投入60兆台幣來因應這波疫情,台灣目前只投1,000億元,約占GDP的0.4%,目前重點雖然放在防疫、紓困,但接下來振興時要思考如何創造內需,並降低台灣經濟對外依賴。
他表示,2008年金融海嘯時,韓國改變產業結構,稍微下修服務業占比,但大幅投入製造業,當時台灣與韓國GDP原本差距不大,但2018時韓國卻領先台灣非常多。
他說,過去歐美市場成就了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但近年中共喊出「2025中國製造」,目標朝向高附加價值的產業轉型升級,還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設立亞投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不斷向外擴張,展現了中共的銳實力與企圖心。
鍾佳濱說,但是這次肺炎疫情發生後可以看到,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疫情都蠻嚴重的,「一帶一路」可說是病毒傳播的管道。目前雖然貿易戰還未停止,但因為一場瘟疫,動搖了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現在大家也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復興經濟 立委籲:政府應提台版馬歇爾計畫
他表示,美國聯準會官員分析,美國今年GDP可能會腰斬,並建議未來復甦經濟時,應該全面支持美國的工人與企業,而非選擇個人公司或產業,他認為台灣政府接下來進行復甦與振興時,也應該從這個角度去思考。
他呼籲,台灣應提出如二戰後歐洲復興的「馬歇爾計畫」一樣的復興計畫,跳脫以行政體系為主的防疫作戰,設立專責單位統籌規劃。
本身為台商的邱臣遠則認為,若疫情不斷延長,政府要有多套劇本應變,並進行金融界的「漢光演習」,測試央行、金管會與金融業的極限壓力;此外,因疫情帶來消費型態的改變,例如外送商機的崛起,也應透過此機會扶植國內外送平台的茁壯,將產業鏈的品質做超前部署。
工研院:生產基地在中國受疫情衝擊最重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經理岳俊豪表示,肺炎疫情發生後,工研院就對台灣產業因中國供應鏈受阻,導致缺工、缺料、缺運具的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後發現,生產基地在中國、市場以中國為主的產業受傷最嚴重。
他以電池產業為例,疫情發生後幾乎全部外移,連帶影響下游產業,包括電動車、電腦、手機等等電子設備,電池產業光第一季就掉了50%以上;反觀影響最小的是生產基地在台灣、以外銷歐美市場為主的產業,主要就是半導體、IC設計等等。
他說,面對美中貿易戰與肺炎疫情對供應鏈的衝擊,工研院提出兩大因應方向,首先是建立「韌性家園」,希望能像皮球一樣吸收衝擊與反彈,建議可以利用目前車流量減少的情況,進行無人車的試驗,以及建立遠端監控、預警或協作平台。
他說,第二個因應方向是「總部經濟」,這概念是2003年為了因應企業大舉西進而提出,當時希望台商能在台灣設立營運總部,把研發等核心產業留在台灣,但因配套不足,所以實際執行並不理想。如今正面臨企業大舉逃出中國,全球都在想辦法搶這波出逃資金,建議可參考新加坡設立獎勵機制的作法,讓暫時無法全部搬移的企業,先把最有價值的部分轉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