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到底該不該停藥?
在精神科的診間裡,出現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個案,醫師查詢就診紀錄之後,發現是已經一年半沒回診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患者阿義,陪在旁邊的是一臉無奈的媽媽。媽媽一開口就問醫師說:「醫師,你還記得阿義嗎?那個做什麼都不專心,連爸爸在家盯著寫功課都要摸上好半天的傢伙。」話還沒講完,阿義已經忍不住插嘴說:「拜託妳可不可以長話短說!」媽媽接著說:「醫師你看,他就是這樣講不聽,老師現在整天都抱怨他愛頂嘴罵人,我也覺得他的狀況越來越差,所以想再讓他重新服藥治療。」阿義聽到不滿地說:「是誰狀況越來越差?話都是妳自己講的!我根本沒問題,都是你們這些大人在亂講!」阿義在旁邊耐不住性子不斷地反駁。
於是醫師費盡心力釐清問題,這時才發現原來是媽媽已自行讓阿義停藥一年,但最近的情況實在是令家人招架不住。後來把憤憤不平的阿義暫時請出診間,媽媽才對醫師娓娓道來:「阿義吃了藥確實有明顯進步,但是我去年就是看他吃了藥以後,正餐都不好好吃,猜想是不是藥物的副作用,身旁的老師與長輩也一直對我說孩子吃太多藥不好,所以我一開始是先讓他週末停藥。沒想到他吃藥的習慣越來越鬆散,也沒好好吃飯,反而是吃一大堆零食,而他卻說是吃不下飯才吃零食。他現在要進入青春期,個性越來越叛逆,但是大家都責怪我不會教孩子。」
在醫師重新完整評估之後,還花了一些時間處理阿義的怒氣,好說歹說之下,他接受重新開始服藥治療。治療一個月後,再次看到阿義在行為上的進步,而且這回他與媽媽是笑著走進診間。
停藥觀察還是規律服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蔣立德說,許多家長就像阿義的媽媽一樣,雖然孩子吃了藥有明顯的療效,但是因為各種原因與考量,最後選擇了停藥觀察,這是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診間,經常會遇到的棘手狀況。因此,在開始接受治療後,除了規律服藥之外,放開心來與醫師討論藥物治療模式和各種不同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事。
及早治療預後效果好
蔣立德表示,過去對於ADHD的藥物治療,有所謂「藥物假期」這樣的選項,也就是可以考慮在放假期間停用藥物觀察看看。但近年來,ADHD已經被明確認定是先天的神經發展疾病,除了大腦多巴胺的傳導異常之外,這幾年的研究也都發現在腦部發展上有明顯落後,但若是能越早評估並接受規律治療,患者都有不錯的預後。
蔣立德補充說,研究顯示藥物治療除了改善症狀之外,同時也降低車禍與其他意外發生率、毒品使用率、自殺風險等,所以除非有特殊狀況,藥物假期的治療模式是越來越不被建議;畢竟ADHD的症狀,不是只在學習中出現,在日常生活的行為上,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