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12個字讀懂美中經貿談判 (3)

⊙程曉農

其實,相對於北京當局一而再、再而三的強硬立場,川普的這種低姿態達到了一種在國際關係和國內政治上很有說服力的效果,那就是,美方為了維持談判的順利進展,已經在外交上做了最大努力,既避免國際經濟格局出現大震盪,又讓美國的企業和選民看到,總統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正在盡最大的努力。而與此同時,北京的拒絕合作、拒絕承認事實的態度就像金三胖一樣,在國際和美國輿論當中形象越來越差,讓美國的「擁抱熊貓派」都很難找到為北京辯護的著力點。

其結果是,川普的低身段談判姿態贏得了企業界和選民,也讓世界各國對他不滿的人了解了中共的蠻橫無理。隨著北京形象的惡化和川普堅持低姿態,川普在美中談判當中得到的民意支持增強了,而北京的蠻不講理卻在美國和西方社會裡「打了自己的臉」。

這就是我說的「不打是打」:「不打」是指川普在談判中對蠻不講理的中共不採用針鋒相對、攻擊指責的策略;而「不打」的結果是產生了比打還有效的作用,因為中共的反覆無常、機會主義和千方百計鑽空子的談判行為,實際上為川普發動貿易戰的正當性提供了豐富的證據。

五、川普:不罰是罰

「不罰是罰」與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有關。川普雖然一再講要增加關稅,但同時也不斷推遲加關稅的時間,又減小徵收關稅的範圍;此外,川普還經常說,又收了不少關稅,美國不吃虧。美國真的指望這幾十億、上百億關稅來填補財政赤字?當然不是。這些錢川普馬上就發給農民作為虧損補貼了,美國財政部並不缺這筆小錢。

加關稅是讓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在銷售市場上變得更貴。它的真正作用是給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企業一個明確的信號,你不取消訂單,就會虧損或失去市場銷售份額。對華保持經貿關係的美國企業分為「供給依賴型」和「銷售依賴型」兩大類。前者靠給中國企業下訂單來維持經營,然後進口商品供應美國市場,所以對中國商品的供給有依賴性;後者是面對中國市場,在中國生產,就地銷售,對中國的市場有依賴性。前者是多數,後者是少數,卻在美國在華商會裡占大頭。中共經常引用這個商會不撤離中國的言論,以證明川普的對華經貿策略如何不得人心。其實,這是一種誤導,銷售依賴型美國企業想保住在中國市場上賺得的利潤,當然不會撤離,但他們的態度不代表占多數的供給依賴型美國企業。川普要影響的是占對華經商的大頭、那些對中國有供給依賴的美國企業,要它們學會如何調整經營策略。對供給依賴型美國企業來說,加關稅這種可能性與實際增加關稅同等重要;其重要性在於,中國供給不再便宜,所以靠不住了。

從這層意義上講,「不罰」(未立即全面加徵高關稅),就相當於「罰」,因為加徵關稅的後果,同樣可以用可能加徵關稅的風險信息(訊息)來形成;供給依賴型美國企業獲得了中國供給靠不住的信息,就會做出必要的反應,壓縮訂單,不再單純依賴中國商品的供給。

六、中共的對抗意圖:贏就是輸

北京在美中經貿談判中曾經採用「寸步不讓、以拖待變」的策略,表面上看是贏得了面子,因為立場強硬,絕不妥協;但實際上卻輸了裡子,因為中共的談判姿態讓美國商界了解到,北京儘管理虧、卻一味強硬,根本不願意與美國理性地解決侵犯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權)和巨額貿易逆差的問題。對美國企業界來說,這就意味著它們的對華商務經營面臨巨大風險,不光是因為關稅提高可能增加成本,還因為雙邊關係的惡化造成了一系列其他風險,比如關稅/成本風險、國家對抗風險、單一供應源風險、知識產權風險、醫療安全風險、網路安全風險等,它們經常會混合發生。(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川普政府批評《華日》報導不實
2019年12月17日 | 4年前
白宮:美中協議 智財占很大篇幅
2019年12月17日 | 4年前
美11月中小企業樂觀指數 超乎預期
2019年12月11日 | 4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