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匆匆返港 洩漏中共極缺錢

今年8月以來,中共國資委密集會見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已經釋放出中共加快「國進民退」的訊號。右起阿里巴巴前董事長馬雲、騰訊創辦人馬化騰。(WANG ZHAO / AFP)
今年8月以來,中共國資委密集會見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已經釋放出中共加快「國進民退」的訊號。右起阿里巴巴前董事長馬雲、騰訊創辦人馬化騰。(WANG ZHAO / AFP)

文/記者何堅

阿里這次重回香港上市,雖然出乎商界人士的預料,但在政治觀察家們的預料之中。

實際上,今年8月以來,中共國資委密集會見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已經釋放出中共加快「國進民退」的訊號。

大陸財經界將之解讀為,「央企+互聯網」混改模式將進一步加速。也有些自媒體直言,「央企+互聯網」就是要把阿里和騰訊變成「公私合營」。

2019年8月,國資委官方微博曾專門回應,稱「央企+互聯網」是國企混改模式之一,不是所謂的「公私合營」。不過,中共國資委的辯解,難以令人信服。

今年6月16日,中共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會見了馬雲,郝鵬表示國資委支持中央企業與阿里加強務實合作。7月31日,郝鵬又會見了騰訊老總馬化騰。郝鵬表示,央企近年來與騰訊的合作不斷深化,特別是騰訊公司參與的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

國資委所「稱讚」的阿里、騰訊與央企的合作,是指中共正在大力推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所謂「混改」,是指中共控制的國企通過各種形式「吸收」民企,包括整體上市、民營企業參股、國有企業併購和員工持股等多種形式。

中共國企混改的典型、聯通「混改」,展示了中共是如何「成功吸納」民企資金。

2017年8月,聯通宣布引入14個投資方的780億人民幣投資,啟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這筆投資相當於聯通2016年可用資金的3倍多,或者阿里巴巴2017年一整年的利潤。當時主營業務收入連續下滑13個季度的聯通,亟需資金維持運營。「混改」,讓聯通圈到了救命錢,起死回生。

在聯通「混改」中,中國最大的四個互聯網公司阿里、騰訊、百度、京東,一起向這個止不住下滑的公司投資了273.5億人民幣。當時京東第三季度淨利潤只有10億人民幣,卻花了近50億投資聯通。

雖然這些民企投入中共「混改」的資金,名義上都不出自上市公司,而是通過阿里、騰訊等民企控制的基金或關聯企業。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中共「混改」榨取的民企資金,最終只能是由上市民企的廣大投資者來買單。

混改後聯通集團合計持有36.67%的股份,算上中國人壽持有的10.22%股份,國有資本仍擁有超過50%的股權;騰訊、百度、阿里、京東等民營資本,共占有35.2%的股權。

儘管聯通為「混改」進來的民企提供了董事名額,但在中共體制下,民企只能是「花瓶」,只有為國企提供資金的「責任」,而從未享受到任何股東應有的權利和利益。

目前中共國企資產收益率已經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低,只有民企收益率的1/3。而經濟持續走低,貿易戰難見曙光,內外交迫下中共和國企已深陷債務(資金)危機。

阿里這次急匆匆返港上市,加上國資委對阿里、騰訊的「倚重」等等,無意中已洩露了中共的兩個經濟機密:

其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確是中共「國進民退」或「公私合營」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二,中共極度缺錢,阿里、騰訊等在海外資本市場上表現上佳的民企,可能已被中共強加了替央企「混改」募集資金的政治使命,也就是,替黨在海外圈錢。

不過,即使阿里、騰訊等民企再有錢,也頂不住中共的無度壓榨。例如中國的「鐵老大」、負債纍纍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早就向阿里、騰訊等企業發出了參與鐵路總公司混改的邀請。

百度、京東等在美國上市的中企已表態願意回歸。阿里這次在香港「成功」上市,或將開啟這些大型民企的回歸之路;不過,不是為了企業和投資者,而是替黨圈錢。(何堅)◇

延伸閱讀
阿里香港上市遇冷 投資人觀望
2019年11月19日 | 5年前
共官進駐 陸民企或被美封殺
2019年10月05日 | 5年前
警戒陸企 美將 騰訊阿里等同華為
2019年09月16日 | 5年前
「996福報」論惹議 馬雲態度急轉
2019年04月15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