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醫療主動出撃 醫師到病人家裡看病
台灣邁入老年化高齡化社會,心血管疾病與退化性疾病的問題的比例也會越來越高。聯新國際醫院李振華醫師表示,以神經內科門診而言,很多病人都是退化性疾病,有些人本來可以自己來看病,幾年後就要推輪椅過來,再過幾年就可能因為臥床而無法到醫院看病,醫院辦理居家醫療服務,有系統地重整病歷資料,發現病患無法就診時主動出擊,安排醫師到病人家裡看病。
家住桃園市觀音區的80歲洪老先生,5年前中風之後,造成左側身體虛弱無力,行動不便,在妻子協助下仍能勉強到醫院回診。醫院從看診記錄發現,洪先生自去年底不良於行的狀況惡化,已無法到醫院看病,因此安排神經內科醫師李振華前往看病,居家醫療主動出撃。
李振華與護理師到洪家,雖不是偏鄉僻壤,但仍需借助GPS衛星定位導航,從聯新國際醫院出發經高速公路與產業道路,車程大約40分鐘。洪先生於2樓房間臥床,由75歲妻子照顧,身形瘦弱但氣色不錯,看到醫師和護理人員來看他,覺得很高興,雖然無法言語說話,仍以雙手簡單比劃來表達,還主動伸手要擊掌give me five。
護理師幫洪先生量測體溫、血壓;醫師聽診檢查心跳心率及呼吸,並且瞭解照護情形,查看鼻胃管的清潔、臥床狀況,檢查是否有褥瘡。李振華看到洪太太照顧得無微不至,覺得很放心。醫療團隊帶著筆記型電腦、讀卡機,連上網路即時查詢病歷資料,直接讀寫健保卡,醫師當場開立處方箋,並且幫洪先生整合及調整用藥。
洪太太說,她一個人要幫洪先生下床活動或盥洗已是非常吃力,要帶洪先生下樓梯再去醫院看病更是不可能。之前曾經帶到醫院看病,來回至少要三個小時以上,因為洪先生無法久坐,有次在醫院等候看病時,發生身體不適狀況,還驚動醫護人員幫忙做緊急處理。
李振華表示,有些家屬幫忙到醫院拿藥,在病症及用藥情形的轉述和溝通上會有落差。現在醫師到病人家實際看到病患,可以知道真正的情況,更能夠對症下藥或調整藥物;有些病人在不同診所拿藥,醫師也可以幫忙整合用藥。醫師親自瞭解實際服藥情形,當場解說藥物,對於看護照顧很有幫助,家屬也會更安心。
李振華說,老病人就像是老朋友,有些看好幾年的病人,突然沒有再來看診,的確令人擔心,也需要社會關注與正視。居家醫療服務,就像是到老朋友家裡拜訪,以關心老朋友的心情,幫助老朋友。李振華說,居家醫療服務要發揮最大成效,需要更多醫師參與。雖然每一個醫師到宅看診人數有限,如果很多醫師都能參與,就能以倍數增加,希望拋磚引玉,讓醫師瞭解到宅看診對患者的重要性,讓更多病患及家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