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魯少年調教記

古語說的好:「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擁有30多年問題少年教育經驗的資深社工Janet Lehman分享了5個實用策略。(123RF)
古語說的好:「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擁有30多年問題少年教育經驗的資深社工Janet Lehman分享了5個實用策略。(123RF)

編譯/伊璉

隨著「混小子」對長者粗魯無禮的現象日益普遍,且不斷惡化,培養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成為家庭和社會的當務之急。

未成年人教養的缺失部分,歸因於現代文藝作品對野蠻行為的美化,誤導他們認為對長者、父母、老師表現的粗魯無禮是在「耍酷」。此外,戰後嬰兒潮一代(約在1946年~1964年期間出生的嬰兒)以後的父母,對子女教育缺乏約束,再加上其自身還要應對生活壓力,因而無法對教育子女投入更多精力,這就讓「混小子」越來越「沒有規矩」。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其中包括為他們立下規矩,儘管有時這些規矩不是那麼受歡迎,作父母的也別無選擇。古語說的好:「十年育樹、百年育人。」為幫助家長調教粗魯無禮的「混小子」,擁有30多年問題少年教育經驗的資深社工Janet Lehman分享了5個實用策略。

1.遇到孩子「胡來」家長別動怒

這很難做到,但盡量別把這「混小子」所說的做的當真往心裡去。冷靜下來後,家長要理智的對孩子進行「調教」。假如他們逾越倫常「犯上」,當家長的可以說「別跟我這麼講話,我不喜歡你這個樣子!」然後轉身走開。這麼做是要讓「混小子」明白,他們的行為有悖倫常,不能接受。

如果孩子的行為有可能產生後果,家長可以說:「你對我連哭帶鬧的沒有用,我告訴你不能出去就是不能出去。你再鬧我就得沒收你的手機兩小時,在這段時間裡就看你會不會尊重這家裡的人,要是還不行,我就再延長沒收手機的時間。」

家長要記住, 不能「溺愛」孩子,重要的是自己要明白「我打算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子。」要記住:在教育孩子時家長起主導地位,孩子需要家長指引正確的方向。

2.作好心理準備

對於處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來說,行為粗魯、表現出不尊重他人,家長應有心理準備。如果孩子有過此類行為,家長要有所防備,知道孩子再次冒犯時,應如何應對。例如:對小傢伙提出警告,然後走開。此時要控制好自己,孩子無論再怎麼表現,都不要繼續與之起衝突。

若孩子表現的太過分,家長要嚴肅對待。例如,如果提前立下了家規,家長就會有應對的懲罰措施,那麼孩子也會有所收斂。為了讓孩子守規矩,家長要提前講清楚,什麼可以容忍,什麼是容忍底線。

3.孩子「叫囂」當下別對抗

當孩子向家長無禮「叫囂」時,如果家長也失去控制與之爭鬥,場面則很難控制,也不會有好的結果。如果孩子屢次不改「惡習」,家長要給孩子明示,這麼下去的結果是要受到家規的懲罰。而懲罰不是目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改變不良行為。

4.果斷堅決

如果家長想教育好孩子,就要下定決心,以不同的方式對孩子進行調教,並堅持下去。開始可能會很難,但長期堅持,成果自見。

雖說孩子們撒起野來像頭小驢,讓人難以控制,但是身為父母,我們的責任就是調教他們,讓他們收斂不良行為,約束自己,所以再難也要堅決果斷,加以約束。

5.言傳身教,懲罰分明

要想孩子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就要言傳身教,對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家長以自身的行為表現,時時對孩子施加影響,當他們表現的好時,我們要給予及時的表揚與鼓勵,當孩子冒犯無禮時,家長要及時處罰。

請記住,家長教育孩子的責任是讓他們能夠長大成人,成為一個文明有教養、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如果孩子在未成年期間不學習如何尊重他人的話,那麼長大後再重新補課就會難得多。◇

 

延伸閱讀
從玩耍中 引導孩子學會生活
2019年09月25日 | 5年前
無價的禮物
2019年08月27日 | 5年前
不一樣的暑假 體驗騎士精神
2019年08月25日 | 5年前
延續準公幼 教部編352億
2019年08月27日 | 5年前
放下權威 尊重孩子
2019年08月19日 | 5年前
教育部研擬 中小學國際教育2.0
2019年08月16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