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東地區轉偶陣雨 中南部午後留意空品
中央氣象局提醒,北部、東半部地區將出現短暫陣雨,需特別留意。至於,關島東南方的東風波熱帶擾動,是否會發展成為今年第18號颱風米塔(Mitag),氣象達人彭啟明認為,仍有待觀察。
氣象局表示,週四(26日)晚間到週五(27日)整天,有一個小東風波動通過台灣地區,因此這段期間天氣較不穩定,預估北部、東半部容易出現短暫雨,特別是宜蘭、基隆、北海岸及大台北地區,易有明顯降雨出現。
彭啟明分析,先前在關島東南方的東風波熱帶擾動在過去一天有逐漸發展趨勢,雲圖觀察對流雲團已經逐漸圍繞著低層環流中心開始旋轉,結構仍在整理當中,依據預報模式資料來看,未來有可能繼續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到週末有機會發展成颱風。
依照目前的太平洋高壓態勢,在琉球到台灣這一帶是一個比較明顯的高壓弱點區域,若4~5天後來到台灣東方海面時,將有逐漸轉偏北移動的趨勢,是否會有機會更為接近台灣仍有待觀察,暫時還不需過度緊張。等到正式發展成熱帶性低氣壓,有機會被命名為颱風時,會否接近台灣都還有應變時間。今年到目前為止有17個颱風生成,歷史的同期平均是18個,目前還屬於正常狀態。
彭啟明表示,中南部的天氣仍持續穩定,過去兩天,空氣品質明顯惡化,中部到敏感族群不健康等級,雲嘉南到高屏區域,下午到傍晚時間,都曾達到過所有族群都不健康等級,這主要是當地的汙染,與大氣擴散不易,在東北風的背風面,緩慢的風速將汙染物往南傳送,因此南部累積了西半部的汙染,白天時候晴朗天氣下,陽光照射,是由低層大氣產生的光化學反應,主要是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經由陽光照射產生的臭氧,及衍生的細懸浮微粒。
彭啟明補充,這些光化學反應的材料,就是從日常生活上、交通、農業及工業,大大小小的汙染源所累積成一大片的汙染,在高山上,會看到一片低層有顏色的蓋子一樣,這樣的光化學反應不是說不能改善,但相對之下有一定的難度,與大家熟知的單純細懸浮微粒的影響不大相同。
彭啟明提醒,這樣的反應集中在中午過後,持續到傍晚,到晚上7、8時,會有點延遲後會下滑,也建議居住在中南部地區的民眾中午過後到晚上,盡量減少戶外活動。至於其他時間,空氣品質都還是良好等級,仍可從事戶外活動,不必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