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正名公投亂象 監委:中華奧會應溝通

監察委員張武修(記者袁世鋼/攝影)
監察委員張武修(記者袁世鋼/攝影)

【記者袁世鋼/台北報導】

「東奧正名公投案」在107年選舉日前正反兩方態度僵持不下,造成國內混亂,監察委員張武修、高涌誠15日召開調查報告說明會表示,雖然公投未通過,但中華奧會應盡妥善對國際奧會、國內民眾進行溝通的職責;保護選手權益本是中華奧會、體育署的工作,不應動員選手連署。

監察委員張武修監察委員張武修。(記者袁世鋼/攝影)

張武修表示,107年2月5日由紀政女士所發起的「東奧正名公投案」,提出台灣應符合國際奧會規定,會名要能代表國家的領土範圍,因此國家隊應以「台灣」參賽,一時讓台灣民眾都非常認同。但接近公投日時,中華奧會卻聲稱,國際奧會絕不同意台灣更改會名,若此案通過將嚴重影響台灣選手的參賽權益,甚至號召國訓中心內的選手連署反對,造成國內輿情一片混亂。

張武修說明,在公投案提出後,一名中華奧會退休多年職員姚元潮,以私人信件向國際奧會告洋狀表示,台灣政府舉行更改會名的公投,是政府干預中華奧會事務的行為,因此引起國際奧會高層關注,並致電中華奧會釐清情況,且於107年5月4日致函表示,經會議決議「不同意」中華台北奧會更名。

張武修質疑,姚元潮的私人投書並非向國際奧會提出的正式申請提案,理論上來說,國際奧會應該是觀察公投結果,確認政府是否有對公投進行操作,達到政治干預中華奧會的事實。但中華奧會、體育署多次向國際奧會表達公投的意涵,僅表彰民意、不具決策效力,但卻沒有確實澄清,導致誤會。且中華奧會並未提出更名申請,國際奧會為何召開會議?何來決議「不同意」?

監察委員高涌誠監察委員高涌誠。(記者袁世鋼/攝影)

高涌誠強調,中華奧會應該確立本身的定位,要嘛代表國際奧會在台灣向國人說明,更名必須經過中華奧會正式申請,因此公投通過也無效力;或是代表國人向國際奧會解釋台灣公投的意涵,不致讓國際奧會誤解。對內、對外沒有盡職,甚至已影響選手權益恐嚇國人,影響公投意象。但監察院實無約束中華奧會法人的權力,僅能做道德勸說。◇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