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若打稀土牌 傷美不成反自傷
美中貿易戰升級,中共威脅停止向美國出口稀土。專家分析,中共此舉不僅勝算不高,而且還會傷了自己。
CNBC新聞6月3日報導,一些分析師認為,中國雖然是全球主要的稀土生產國,但是北京以禁運稀土作為對抗美國的武器,所能達到的效果相當有限。
雷蒙德詹姆斯金融公司(Raymond James)分析師米爾斯(Ed Mills)和莫爾查諾夫(Pavel Molchanov)週一(6月3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我們認為對美國的影響有限,這也是我們懷疑北京是否真的會採取這項威脅行動的原因之一。」
稀土又稱稀土金屬或稀土元素,是鈧、釔和鑭系等17種化學元素的統稱,可廣泛運用於從智能手機、電動汽車、激光儀器、風力發電機,到軍用發動機和衛星等高科技行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中國是全球稀土礦物的主要來源,擁有世界36%的稀土儲量,每年開採及加工量則占全球總量在70%~80%之間。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統計,2014年至2017年,來自中國的稀土約占美國總進口量的80%。
據雷蒙德詹姆斯的分析,美國僅占全球稀土需求量的9%,2018年,美國進口稀土的金額約為1.6億美元。
美國對稀土需求不高的原因,米爾斯和莫爾查諾夫在報告中指出,是需要用到稀土的最常見的高科技產品,如消費類電子產品(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平板電視)和各種工業產品(電動汽車電池、風力渦輪機、激光器、光纖)等,很多不是在美國製造,而是在中國或者亞洲國家生產。
據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Wells Fargo Investment Institute)的分析,如果中共禁運稀土,可能會對使用稀土元素的美國業者構成影響,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以及產品延誤。
不過,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資產戰略師拉福格(John LaForge)表示,該禁令不一定是北京的一張王牌。
拉福格上週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中國(中共)很難在稀土戰中能夠做到在限制消費品生產的同時,不傷害到自己的經濟發展。」
雷蒙德詹姆斯說,2010年中共曾禁運稀土到日本,但是最終沒有達到報復日本的目的,因為東京被迫尋找其它替代方案,包括找尋新的稀土供應源、在日本海底發現大量的稀土資源、開發從舊品中回收稀土元素,以及研發節約替代技術降低稀土使用量等。
日本在採取替代方案後,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大為減少,國際稀土價格也因此暴跌,由2010年稀土戰爭開始前最高每公斤400美元,到了2012年8月,降到約每公斤100美元,2013年更跌到只剩40多美元。
此外,如果中共真的禁運稀土,美國還有其它替代來源,包括澳洲、越南、愛沙尼亞、印度、巴西等國都是潛在的替代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