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東南亞 台商調整產銷模式

國際局勢風起雲湧,印太戰略與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川普啟動國際新局面。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日前邀請台灣鋼鐵業、機械、紡織等傳統產業代表座談,探討美中貿易戰,台灣各產業影響與因應之道?並分享轉往投資東南亞市場的契機。(記者李怡欣/攝影)
國際局勢風起雲湧,印太戰略與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川普啟動國際新局面。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日前邀請台灣鋼鐵業、機械、紡織等傳統產業代表座談,探討美中貿易戰,台灣各產業影響與因應之道?並分享轉往投資東南亞市場的契機。(記者李怡欣/攝影)

【記者李怡欣 /台北報導】

因應美中貿易戰,過去「台灣接單、大陸生產、銷售美國」模式將被改變,國紡企業總經理戴宏怡表示,從大陸進口材料到第三地組裝已不夠即時,為了貼近市場,台商直接赴東南亞設廠;另一種現象是,歐美下到大陸、韓國的訂單,由於生產成本過高,接單工廠索性改做貿易、不做生產,例如,韓國機械公司會轉向台灣買貨,再出口美國。

金器工業董事長黃景成表示,近期,台灣機械廠來自美國與韓國訂單增加。金器工業董事長黃景成表示,近期,台灣機械廠來自美國與韓國訂單增加。(記者李怡欣/攝影)

從事自動化零組件的金器工業董事長黃景成表示,近期台灣機械廠來自美國與韓國的訂單增加,主要「韓國薪水比台灣高一倍」,韓國中小企業沒競爭力,乾脆不做生產,改做進口買賣;至於美國訂單增量,則是因為川普「美國優先」策略刺激下,大量工廠移回美國,為了蓋廠與增加產線,設備進口熱絡,讓台廠接到不少新單。

國紡企業過去從未在大陸設廠,幸運避開貿易戰火。總經理戴宏怡表示,這場貿易戰,他是受益者,他的越南訂單增加30~50%。國紡企業過去從未在大陸設廠,幸運避開貿易戰火。總經理戴宏怡表示,這場貿易戰,他是受益者,他的越南訂單增加30~50%。(記者李怡欣/攝影)

紡織領域的國紡企業,過去從未在大陸設廠,幸運避開貿易戰火。戴宏怡表示,2001年他就認為,進大陸會碰到很多貿易障礙,因此毅然「跳過大陸,直接到越南投資」,如今,他的越南廠產量已增加三成,陸續還要增開兩成產量,「這場貿易戰,他是受益者」。

戴宏怡說,有些訂單從台灣出口到越南就來不及了,「一定要本地供應」,貼近市場是重要成功因素。

越南成為東南亞投資最夯地方,連香港、大陸投資者都大舉湧入越南,造成越南地價大漲50%~100%。戴宏怡說,「現在進越南還有機會」,因為越南再貴,一坪土地1萬元台幣、越南工人一個月薪資約新台幣7、8千元,當然可投資,重點是「企業功能健全,去哪都不晚」;除了越南,台商也看好印尼、印度市場。

台商偉特企業董事長王明祥,從2009年起,將生產中心從中國轉向緬甸。台商偉特企業董事長王明祥,從2009年起,將生產中心從中國轉向緬甸。(記者李怡欣/攝影)

此外,台商轉往東南亞,必須考慮供應鏈一起轉移的難度。台商偉特企業生產高檔蕾絲,30年前進大陸東莞設廠,深覺大陸成本高漲,董事長王明祥從2009年起,將生產中心轉向緬甸。

「在大陸,光花在社保的支出,就可在緬甸養一個工人」,偉特以10年時間,陸廠從1千名員工,自然萎縮到200人,只剩30%產能在大陸,而緬甸廠則擔負70%產能、僱用6千人,以緬甸賺錢填補陸廠虧損。

王明祥也推動下游工廠一起赴緬甸,串聯產業鏈,他在緬甸的日本工業特區買6塊地,取得產權再租或賣給下游工廠,現在已有7家成衣或禮服廠跟著偉特過去緬甸,大家都成為「美中貿易戰」受益者。

緬甸成衣紡織業,銷美國、歐盟20多國零關稅,還有日本、韓國、紐澳、加拿大都給緬甸免稅。緬甸人力有多好?王明祥舉例,緬甸台商鞋廠,含加班,每人每月薪水大概60、70元美金,而他的紡織廠,新招募員工全部都20歲以下,「光這點就很甜蜜」。◇

延伸閱讀
稀土金屬並非中共的籌碼
2019年05月17日 | 5年前
不只外商撤退 陸企也逃離中國
2019年05月15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