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客家戲劇 吳承恩演吳承恩的「西遊記」
曾獲得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頒攝影比賽第二名的「背影」的吳承恩,就讀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這位桃園出生的小帥哥,海選成為107年公視20週年,人生劇展《從此,實現夢想》男主角,吳承恩在戲中用「同理心」詮釋角色引起注目,客家經典大戲「公揹婆」吳承恩詮釋亮眼而被稱好!今年才念高一的桃園子弟,認真朝演藝生涯向前邁進,他的戲劇人生讓影迷期待。
「西遊記-悟空借扇」 吳承恩演吳承恩的戲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西遊記》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107年12月在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演藝廳上演中華四大名著之一,吳承恩原著「西遊記-悟空借扇」,由吳承恩擔綱演吳承恩此戲的要角孫悟空,整齣戲一鏡到底,與鐵扇公主激烈交手時,竟出現小插曲,「瑱」頭(俗稱削頭)時掉了悟空帽,為讓戲劇再持續連貫,畢竟是培訓演員搖籃的戲曲界大本營之稱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的專業訓練,學到戲曲表演一演出就沒有喊停的,吳承恩順勢將悟空帽撿起,並帥氣的丟向舞台旁,動作表情仍保持自如,台風穩健,現場觀眾為之掌聲不停。
戲曲大師、導演的張宇喬說,學戲練功很辛苦,在京劇界裡的孫悟空其實就是猴子模仿人類所有動作為方向的表演,很高興吳承恩能夠學有所長。
張宇喬也強調,學習傳統戲曲的人少,行當就得要學「精」來,有了一技之長就比較不會被淘汰,張宇喬說,學戲練功很辛苦,很高興吳承恩能夠學有所長。
從小獨立 吳承恩效法永遠巨砲陳金鋒"做就對了"
家住桃園,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學生演員吳承恩,曾在2018公共電視人生劇展演出《從此,實現夢想》、以及客家傳統劇「公揹婆」、「桃花過渡」、「鯉魚躍龍門」,也曾在國慶日演出福德正神土地公等壓軸傳統大戲而受矚目。尤其,孫悟空這個角色是多變的,對於吳承恩而言是項挑戰。
曾經獲得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頒攝影比賽第二名的「背影」,當時是七年級生吳承恩的作品,因為父母分開,原來跟生母同住的吳承恩,在九歲才回到吳家與父親同住,從不諱言從小是叛逆的孩子,在得獎後卻像小大人般說,很感謝父親在工作之餘把所有的時間都留給自己,父子間無話不談,也由於父親的耐心教導讓他知道做任何事都不能輕言放棄;吳承恩說,爸爸常告訴他,「愛要大聲說出來」,雖然離開龍山國小多年,吳承恩仍是每個月會和國小老師用LINE問好。後來有了新媽媽,讓吳承恩感受母愛之餘,也不斷告訴自己,要去除自己的劣根性,龍山國小國小導師王雅君稱讚他是有獨特才華的孩子,吳承恩卻自詡自己是吳家唯一的孩子,要學一技之長,否則無法養活自己,甚至會坐以待斃,這也是他國小畢業就選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的原因,希望學得一技之長。
對於演藝這條路,吳承恩的想法是"做就對了",就如同永遠巨砲陳金鋒說的,球來就打的觀念,紅花與綠葉的角色都必須要去挑戰詮譯,學校與家庭給的觀念也是如此,多學多問多看,只要肯學,師長就很樂意的教授,相信社會也是如此,找尋自己的舞台是件很快樂,哪怕是只有一個鏡頭或者是一個表情與一句台詞,這些都知道必須靠自己,別人是幫不上忙的,尤其是戲劇這條不歸路。
閩南孩子學客家戲 認真是不二法門
吳承恩生長在桃園北區閩南語區,從小沒說過客家話,卻進了客家戲學系,他很自信地說,學了三年多,客家話可以說得很順,尤其客家戲劇對學生而言,毯子功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一切舞蹈的基礎,毯子功是融合武術、舞蹈以及體操等元素。主旨是加強身體靈活度以及力度,它是舞蹈表演專業的重要基礎課之一,是舞蹈演員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也是舞蹈劇目中慣用的一種表現形式,尤其在訓練人體的柔軟、靈敏、力量、速度、爆發力等諸多方面顯得更為重要;其次靶子功、亂彈功,各種曲目不僅唱唸作打樣樣精通,甚至小生、老生、武生、 花臉等,都是必須要學的課程。
吳承恩初試啼聲之作是與女演員徐珮君將正宗客家經典大戲「公揹婆」詮釋亮眼,吳承恩融入說、學、逗、唱,演技生動活潑,活潑討喜的演出獲得滿場掌聲,因而被稱戲劇界的後起之秀。
經典大戲「公揹婆」,劇中飾演鍾齊耙,徐珮君飾演鄭氏;根據記載,「公揹婆」為日治時期三腳採茶的演出大受歡迎,尤其男女互相對歌、鬥歌的「相褒戲」、「採茶歌」成為觀眾最愛,許多新劇目來自客家民謠小調改編而來,賦予簡單的身段與滑稽表演而讓人感動。
吳承恩很自信地說,只要認真學,基本上,客家音樂可以依樂種的不同分成客家山歌、說唱曲藝及撮把戲、客家八音、北子弟班-北管大曲(吹牌及戲曲)、戲劇、客家創作音樂等六項。山歌部分南、北各有不同。北部地區山歌有固定的基本曲調,配上唱詞自由即興的三大腔(老山歌、山歌仔、平板)、採茶調(平板採茶、上山採茶),以及曲詞都固定不變的小調等,只要努力學一定難不倒。
公視人生劇展《從此,實現夢想》 吳承恩希望夢想成真
公視人生劇展《從此,實現夢想》是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吳承恩說,除了參加海選,爭取演出機會,他還主動告訴劇組,如果選不上,他願意幫忙幕後工作,最主要希望學到戲劇的精髓,皇天不負苦心人,吳承恩不但入選,而且還成了男一。所謂自助人助,「主動出擊,不能坐以待斃」這是吳承恩的工作態度之一,因為他知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了學校、家人的支持鼓勵,有任何演出打工的機會都願意去磨練。
人生劇展《從此,實現夢想》,開啟吳承恩的電視劇演藝路,導演鄭海伯、製作人謝奕柔、編劇魏嘉宏、老師黃釆儀及鐵漢堂劇組圑隊的啟發很多,身為一個演員,吳承恩用生活上的經驗來感同身受,用同理心去探討人性並來詮釋它,連自己看了都覺得很感動。
從拍片過程中,也學到許多事情必須「同理心」來落實工作態度及探討人性角度,並去看待與面對,對於任何困難事都可以迎刃而解。
因為是社會寫實片,身為演員,最怕入戲後無法抽離戲中角色,吳承恩說,還好,導演及製作人在殺青後都會對演員做心理輔導,這方面是健康的也很正面,讓他感受很深。
在戲中演吳承恩媽媽的季芹指出,吳承恩算是素人演員,幾場哭戲情緒說來就來,自己就要趕快跟上,一邊哭還要一邊注意鏡頭,「我超怕承恩哭得很好,但畫面帶不到。」但承恩卻圓滿地完成該劇的演出。
回饋學校 幫學校參與招生活動
吳承恩雖然在演藝圈是起步,但他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戲劇藝術行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是是全臺唯一專精戲曲教學的學校,全國唯一12年、10年、7年一貫制之傳統戲曲學校,近年來在校長張瑞濱、系主任劉麗株等帶領下,獲許多戲曲獎項以及栽培出戲曲、劇場藝術、戲劇影視人才。吳承恩很幸運能成為其中一員。
他說,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是台灣唯一戲曲的搖籃中心,各科系每一班的人數不多,未來也都是戲曲界的菁英,這也是學校的傳承,他當然義不容辭參與,過去也參加校外國立師大吉它序幕演唱、黃越娞耕莘教養院攝影展,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桃園分會宣導表演,代表學校接受客家電視訪談學習心路歷程,汐止長老教會音樂表演、新竹雅韻劇團、青年劇團的跑龍套演出、怡仁基金會長照中心慰問長者表演,中國科技大學招生宣傳,朝陽科技大學演出單親親子間的微電影,劇情類溫馨家庭親子微電影、青少年反毒微電影。
「獨立吃苦」是學校給的最重要觀念,無論是在學習上、生活上都無庸置疑,在客家戲學系中吳承恩學到了很多啟蒙,他體認必須學著去舉一反三去揣摩各類型的角色,對於未來的發展會更多元。
吳承恩說,要更加努力,因為學習是永無止境,一定要更加精進才是生存之道,也才能夠站穩腳步,邁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