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猝死頻傳 中榮遠距監控助重生

14日蘇爸爸出席記者會,感謝榮總醫師幫助孩子重獲新生。(記者黃玉燕/攝影)
14日蘇爸爸出席記者會,感謝榮總醫師幫助孩子重獲新生。(記者黃玉燕/攝影)

【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

因為心血管疾病猝死、來不及挽回的案例相當多,以往的醫療技術是植入心臟電子儀器,但患者須每3~6個月定期回診、非常不便,加上儀器如果記錄到短暫或間歇性病徵時,患者也必須回診時,才能分析這些記錄與警訊,許多人來不及回診就突發嚴重狀況,傷害難以彌補。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主任吳茲睿指出,中榮從民國102年開始引進「心臟電子儀器遠距照護系統」,至今已服務35位病患。可有效掌握患者情況及隨時傳送訊息通知注意事項,降低不必要的門診及住院。遇緊急病患,也能即時將心律數據傳送到醫院,給予「個人化」治療。

長年在中國大陸工作的50多歲台商,因心室心律不整,經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裝置體內自動去顫器,加上規則服藥及遠距監測照護,不僅多次成功挽回生命,目前病人心律已恢復正常,「心律不整」也未再發作。

中榮表示,1月4日遠距監測平台顯示他有二次心室心律不整的發作,經由去顫器成功治療及遠距監測人員發現後,立即聯繫,得知患者前一日忘記服藥所導致。

11歲蘇小妹2年前開始出現昏倒、甚至休克的現象,經裝置體內自動去顫器,且規則服藥治療,在遠距監測照護助陣後,院方從去年12月遠距監測平台發現她曾有多次心室心律不整發作,經去顫器治療成功後,以遠距離監控數字進行藥物調整,至今症狀未再發作。蘇爸爸14日出席記者會,感謝榮總醫師幫助孩子重獲新生。

另一位居住澎湖的女士,因心搏過緩,雖裝置心律調節器,但返台回診需舟車勞頓。105年6月開始,經中榮採取遠距監測儀,透過定期上傳數據,僅需每年返台追蹤一次即可。

中榮心臟電氣生理科醫師謝育整指出,心血管疾病危及生命的狀況有三種。一是心搏出現速度過快(如心室頻脈、心室顫動等),或是過慢(如病竇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心臟衰竭等),被輸送至全身的血流量會明顯減少,病人會出現頭暈、虛弱無力、暈倒、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患者可透過手術植入心臟電子儀器,包括心律調節器、體内自動去顫器及心臟雙腔再同步節律器來改善症狀。

謝育整表示,針對心血管疾病的監控,以前的監控數據必須在醫院進行,如今可透過心臟電子儀器進行無線傳輸,也就是病人在家就能將儀器内儲存的心律數據資料定期加密、傳送至醫院,再透過醫療人員監測分析,可有效掌握患者及隨時傳送訊息通知,降低不必要的門診及住院。患者在回診前,先行將檢測數據上傳至醫院,也能縮短候診時間。

此外,若遇到緊急心律不整的病人,也能即時將心律數據傳送到醫院,即時就醫或調整藥物,給予「個人化」的治療建議。根據國外研究指出,使用心臟電子儀器遠距照護系統,不僅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同時可降低1/2的死亡率,提升存活率達4年以上。◇

延伸閱讀
心律不整別心慌 中醫治療也有效
2018年02月05日 | 6年前
心律不整中西醫治療
2018年02月05日 | 6年前
心律不整已可根治 醫師妙手回春
2017年11月01日 | 7年前
心房顫動難發現 穿戴式感測準確
2017年07月10日 | 7年前
諾魯總統訪中榮 感謝醫療無國界
2017年03月10日 | 7年前
台大首創 零輻射治心律不整
2017年02月09日 | 7年前
心律不整勿瞎補 運動可改善
2017年01月21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