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陸資來台買房 專家:台灣人只能住龜山島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時曾表示,將爭取進一步放寬陸資投資高雄條件,讓陸資可以購買高雄房地產。不過,專家表示,政府一旦開放,「台灣就掛了」。
政府目前對陸資來台取得不動產設有「五四三條款」,意即陸資購買不動產的貸款最多五成、屋主每年在台停留不得超過4個月,以及3年以內不可出售。香港戴德梁行不動產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顏炳立9日受訪時表示,一旦「五四三條款」取消,「台灣就慘了」,因為陸資像洪水洩洪一樣,「無孔不入,根本管不了」,幾千億如果砸來台灣,台灣就趴下去,屏東的房價恐怕每坪衝到新台幣100萬元。
「敢賣的話,總統府都有人敢買」,不過,顏炳立也提到,最近澳洲房市慘跌,原因就是很多陸資拋貨,包括美國洛杉磯、加拿大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台灣的市場規模太小,不管藍綠都應該為這塊土地著想。
顏炳立認為,不管藍綠都不應該大舉開放,要開放一定要有限度,例如可以開放投資移民,要有過濾、限量,讓素質比較好的過來買東西,但是不能夠讓大量資金進來買,否則台灣人可能要去住澎湖、金門、馬祖或龜山島。
商仲:房市投資交易量重返6年高點
台灣房地產投資市場經數年盤整,於2018年底重返2012年以來的交易金額高點,全年交易額以新台幣996億元收紅盤,比2017年躍升1.4倍,其中第四季交易金額居全年之冠,占全年的43%,達426.4億元,較上季遽增217%。
外商商用不動產顧問集團戴德梁行指出,主要動能來自企業總部自用需求、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重返市場及工業廠房,其中尤以企業自用辦公需求最為顯著。
全年來自工業廠房的自用需求主要以科技產業為主,交易量約151億元,若以區域觀之,主要成交區域源自工業重鎮桃園市,貢獻約104億元的金額。而大型企業總部交易金額約占全年的1/3,最具指標性個案為台塑集團,因都市更新擬搬遷,於第二季以187億元購置北市內湖區台北企業總部園區;次為陽信銀行及玉山銀行分別於本季以76.5億元與60.9億元,取得台北市預售辦公大樓和地上權預售大樓。隨著台北市辦公大樓高齡化、市區土地供給日益稀缺,將致辦公供給持續吃緊。
戴德梁行提到,沉寂已久的REITs市場,今年陸續推出兩檔產品,合計購入商用不動產金額約占全年交易額的10%。REITs也催生今年投資市場第二大交易金額,由樂富一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及德國退休基金BVK,以135億元購入台茂購物中心。該檔信託基金的資產池仍有增購計畫,預計來年將持續挹注商用不動產市場。
展望2019年,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壓力下,製造業轉單效應浮現,將續航目前工業地產熱度;同時因辦公大樓供給近年仍將處於短缺狀態,預期都更、空間升級及整合,將持續增溫廠辦及辦公大樓的租賃及購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