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城鄉文化資源應平等
文化部即將在5月20日成立,文建會18日邀集全台文化機關首長在新竹舉行「文化同學會」,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在會議中表示,文化資源投入應該是繁星滿天,而不是一輪紅日,這樣才是真正的「藏富於民」,達到國富不如民富的概念。
龍應台18日邀請全國各縣市共22位文化首長,在新竹縣寶山鄉沙湖壢藝術村舉辦第一次文化首長會議,期望實踐「文化權平等」核心理念,以縮短偏鄉離島與都會區的文化資源落差。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龍應台,舉出人口數同樣的德國鄉村為例。當地不但有3家書店、表演廳、展覽館、青少年館、兒童劇院,更設有村史館,由歷史協會提供外訪遊客做專人導覽,甚至還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大提琴節,紐約的音樂名家會前往演出,因此村民不分老少都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
台灣村落和德國村落的差異在於台灣把鄉村當成附屬品,但德國的鄉村則具有主體性。他提到,文化政策的擬定不能只從大城市出發,鄉村不應該只是城市的附屬品,要有平起平坐的機會。
台灣外交 應以文化為主體
「文化從村落出發絕對可以走到全球」,她舉出,例如法國有正常國際關係的國家,都以文化做為外交主體,並每年編列新台幣1‚600億元預算在世界各國推展文化,讓法國文化可以滲透和輸出,在全球造成影響,台灣在外交到處碰壁,更應以文化為主體。
不過,這些條件必須要從最上位者開始,不僅要以文化立國,還要發展文化外交,這些概念用講的很容易,仍需政府、總統、媒體等各方面配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