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台商撤資難 MIC:關廠比開廠難百倍

專家表示中國大陸市場進入障礙低,退出障礙高,「在中國大陸要關廠比開廠難100倍」。圖為示意照。(AFP)
專家表示中國大陸市場進入障礙低,退出障礙高,「在中國大陸要關廠比開廠難100倍」。圖為示意照。(AFP)

【記者郭曜榮/台北報導】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不少在中國大陸設廠的外企開始撤出,轉往美國或東南亞。不過,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兼副所長洪春暉昨(28)日在台北表示,在業界的實務而言,在中國大陸要隨便把一個廠收掉,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背後牽扯的面非常龐雜,因此台商除了在中國大陸要轉型之外,應思考往新的地方做新的投資布局。


「在中國大陸要關廠比開廠難100倍」,洪春暉指出,中國大陸市場進入障礙低,退出障礙高,因此對於已在大陸設廠的台商,目前想向外轉移,「這是相當辛苦的事情」,所以MIC的角度不會從供應鏈轉移做思考,而是供應鏈的延伸與擴張。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8日舉辦「智慧新浪潮」記者會,產業顧問兼副所長洪春暉說明ICT產業發展趨勢。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8日舉辦「智慧新浪潮」記者會,產業顧問兼副所長洪春暉說明ICT產業發展趨勢。(記者郭曜榮/攝影)

他提到,觀察美中貿易摩擦第一波與第二波的課稅清單,台灣尚未受到明顯衝擊,第三波因清單尚未詳細揭露,特別是台灣核心產品,包括筆電、手機等目前都還在清單之外,因此短期衝擊有限,但長期為了因應該可能性,台商需要做產線上的多元布局。

布局的地點方面,洪春暉表示,目前觀察到廠商開始研究新南向國家,但大部分是開發中國家,相對投資、生產與製造條件未必理想,還須長期評估;另外是回到美國,估計川普政府將陸續推出新誘因,是廠商可以思考的據點;最後以台灣而言,在智慧製造、基礎產業環境上,有很好的聚落與基礎,也是適合做分散投資的重要據點。

他提到,台商可藉由這次機會,在新技術與產能上,思考與美國有更多合作,主要鎖定新興應用,包括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的建設與智慧交通等四大領域,台灣可以成為很好的研發基地,同時也可以跟美國或東南亞在地廠商合作,利用當地的合作關係做多元生產或研發據點的布局。◇

延伸閱讀
中共再打壓 MIT商標被迫下架
2018年08月27日 | 6年前
保護智財權 美再收緊外國投資
2018年08月26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