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剩布計畫」 青年用藝術重塑地方價值
「原來許多地方的改變,背後推動的人是和我一樣的青年!」手工訂製白襯衫品牌「參先生」創辦人林純瑜推出「剩布計畫」,將剩布回收再利用,重新製作與生產,並結合當地西服訂製師傅的傳統手藝,賦予舊布料新生命,同時解決環境問題,也捲動社區媽媽一起縫紉創作,將再生理念實踐於社區,讓老街有了新的氣象。
鹿港子弟張敬業,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集結志同道合的鹿港青年許鉅煇、林純瑜、張安儂等人,成立「鹿港囝仔文化工作室」,從打掃環境出發,並透過辦理攝影展、拍攝紀錄片、舉辦藝術節等,為保護鹿港文化與推廣在地藝術而努力。
有些人認為,改變地方只能由政府或大財團來推動,年輕人說要改變只能喊喊口號而已。教育部青年署為提升青年將理想付諸實踐的能力,7月在台北、台中、高雄及花蓮各舉辦1場培訓營,其中,台中場次安排至鹿港參訪由一群在地青年組成的「鹿港囝仔」青年實作據點,期望藉由實際參訪及青年對話交流,啟發更多青年回鄉、改變在地的想法,並實際付諸行動。
張敬業在一次偶然機會到義大利演出,深受當地青年透過藝術表達對家鄉的認同所感動。鹿港囝仔的每位夥伴都用自己的創意在為改變地方而努力,夥伴許鉅煇翻新老屋,活化廢棄空間,打造鹿港酒吧「勝豐吧」,期望改造為在地居民聚集地;張安儂透過開辦「禾火食堂」,打造共食精神的社區廚房,並提供返鄉青年就業機會。
張敬業表示,「先有在地參與,才談在地藝術節。」因此,鹿港囝仔透過一連串在地活動,例如:在古蹟龍山寺前舉辦音樂演奏會、皮影戲等文藝活動,將龍山寺重新塑造為鹿港人的「劇場」,並將鹿港街角打造成為鹿港人的現場演奏廳,藉此讓居民重新認識、參與鹿港,凝結鹿港人的在地情感。
青年發展署推出「107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即日起至8月5日徵求提案,歡迎有創意、有想法的青年加入提案的行列,成為在地青年翻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