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月光跨夜玩桌遊 台灣首屆國際桌遊展
桌上遊戲(Board game,簡稱桌遊)在台灣流行已有一段時間,但卻遲遲未有專屬的桌遊展,相較於德國埃森(Essen)桌遊展、日本一年舉辦2~3次的Game Market、甚至是中國各地相繼舉行的桌遊展,民眾在台灣一直以來所看到的桌遊展,皆附屬在書展、電玩展之下,或是單一廠商或店家所舉辦的展售會。
台灣期盼已久的桌遊展,終於在5月中旬於高雄開幕。2017年11月左右,月光桌遊節開始著手籌劃,台灣桌遊設計師、出版社多集中在北部,但受限於場域大小、會場檔期與租金等問題,月光桌遊節只好轉戰高雄。
在空間的考量上,展覽執行人劉東行指出,桌遊需要大家坐下來玩、好好體驗,需要較為舒適的空間,無法像書展或電玩站那樣人擠人、吵雜、看了就走;另外,由於希望活動可以穩定、讓他們每年提早規劃的,檔期充滿不確定性的台北就更難被列入考量。「找了台北一圈,實在是沒辦法」,劉東行說;另一方面,他指出,由於台灣桌遊圈對於南部的開發算是蠻淺的,多數民眾對於桌遊還是不太了解,「所以我們是抱著『開發市場』的心態來辦。」
有別於以往桌遊展售會或活動多是免費入場,此次月光桌遊節採用售票制,他表示:「我希望進場的玩家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書展觀眾可能只是去逛逛,但桌遊是一個不能逛逛的東西,沒有坐下來,民眾就根本沒有搞懂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對於附屬在書展、電玩展之下的桌遊攤位,劉東行說,實際上並沒有開發的效益,多數仍是在做現有的客群,「即使更多人看到桌遊了,但大家還是不懂桌遊。」
劉東行表示,其實這個桌遊展能辦成功,是因為台灣桌遊界期待這個展覽已久,大家都很支持,「都是抱著『知道不會回本』的心情來共襄盛舉的」;他也強調,活動不是因爲是誰出來主辦,而是因為大家覺得這個展覽應該辦,所以才被辦成功。劉東行表示,由於展覽是第一屆,雖然籌劃到舉辦過程中出現很多風波,但還算是順利的。
「山頂洞人實驗室」的陳智帆表示,這次展會特別之處,在於開放跨夜玩遊戲,玩累了還有帳篷可以睡覺或休息,這也是月光桌遊節的由來,「希望這個帳篷變成標誌,讓大家一看到帳篷就想到月光桌遊節」。
同時,展會還有一些特別的攤位或聚會,包括TBD(Taiwan Boardgame Design,台灣桌遊設計社團)的高雄測試團與台中測試團,台灣桌遊部落客大聚會,以及由政府推動的「遊能有愉」能源主題桌遊設計、民進黨媒創中心與迷走工作坊共同推出的「人生一瞬」長照桌遊,都是一大亮點。
出版有「禮賀台灣」、「貓喵花火師」等桌遊的「禮賀設計」的陳佑昇則是表示,相較於國外展覽,在台灣能有自己的桌遊展,相對來說交通方便,能帶出來的遊戲更多,溝通上也都沒有問題。
現場他也放了一台扭蛋機,裡面放置小遊戲及桌遊周邊;一方面開發桌遊,一方面陳佑昇也往桌遊周邊發展,以多元化的商品讓民眾接觸到桌遊,也讓原本的桌遊玩家以LINE貼圖、束口袋、背包、帽子等不同方式「擁有」桌遊。
桌遊除了遊戲機制、配件外,美術也是一大賣點,陳佑昇近來也積極與廠商談授權,包括參與文博會,與廠商媒合,讓桌遊所含圖像能有更多運用,也希望透過圖像將更多民眾帶進桌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