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推廣循環經濟 工業發展的新方向
桃園是產業的重鎮,桃園市府以循環經濟的精神推動各項政策,往Reduce(減少使用) 、Reuse (物盡其用)及 Recycle (循環再造)的環保3R原則邁進,並在「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中具體展現。市府將持推動綠色工廠、產品及能源,讓循環經濟成為桃園工業發展的新方向。
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桃園是台灣的產業聚落最完整的城市,工業產值1年約3兆元,每年人口平均成長約4萬人,都居全台之首。桃園的環境負擔較重,用電量占全國用電量13.6%,用電量排名全國第二,有必要推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包括等綠色工廠、產品、材料或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應用,在材料方面,推廣可再生分解的原料,未來材料可分解再生利用,製造過程也要減少水、能源及電力的消耗,讓產品有第二生命。
鄭文燦指出,市府制定「桃園市發展低碳綠色城市自治條例」,並設置「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推動太陽能或風力等綠能,執行「桃園智慧節電計畫」,104年4月至105年3月間節電率0.22%;也推動「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推動屋頂型及地面型等太陽能發電設施。
太陽光電部分,桃園市內包括學校及工廠等建置太陽能屋頂,全國第一,市府編列2,500萬元太陽能電屋頂建置經費提供民間申請,市府也加碼1,500萬元經費,市府推動「玩具圖書館」,讓市民可將積木或電子玩具等二手玩具送至玩具圖書館共享,猶如玩具的復活節;設置「桃園市輔具資源中心」,提供市民捐贈二手輔具,桃園市規劃於桃園科技工業區設置熱處理單元、厭氧消化單元及固化掩埋單元等三合一功能的生質能中心,厭氧消化單元可以處理廚餘及下水道汙水處理廠的汙泥,讓資源再生利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桃園市府推動汙水處理廠進行放流水再利用,決定在桃園北區及中壢水資源回收中心興建2座再生水廠,讓工業用水大戶使用再生水。市府也積極推動12處汙水下水道系統,總經費約1,316億元,以8年全市普及率60%以上為目標推動。
桃園電動巴士現有58台,數量為六都第2,桃園在去(106)年包括河川水質改善、土壤復育、海洋汙染管制、空氣減汙、資源回收及環境教育等6個方面獲得全國特優的殊榮,市府採自主減量方式,協調工廠降低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