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單車環島 記錄最新溼地實境

林昆海(左)受邀於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演講,暢談台灣溼地的困境與希望。(記者鄧玫玲/攝影)
林昆海(左)受邀於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演講,暢談台灣溼地的困境與希望。(記者鄧玫玲/攝影)

【記者鄧玫玲/台中報導】

自稱「鳥人」的林昆海從事溼地與鳥類保育工作已經20年,他發起「Birdy for Wetlands:為溼地而騎.鳥人真愛台灣行」計畫,利用1個月的時間騎單車環島,實地踏查全台沿海近60處溼地,並記錄、公布最新且完整的溼地報告。31日受邀於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演講,暢談台灣溼地的困境與希望,呼籲民眾一起來關心溼地的未來。

「鳥人」林昆海,發起了「Birdy for Wetlands:為濕地而騎.鳥人真愛台灣行」計畫,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騎單車環島,實地踏查全台沿海近六十處濕地。「鳥人」林昆海,發起了「Birdy for Wetlands:為溼地而騎.鳥人真愛台灣行」計畫,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騎單車環島,實地踏查全台沿海近六十處溼地。(記者鄧玫玲/攝影)

可謂是台灣的溼地達人的林昆海表示,他騎著全台唯一的Birdy自行車,沿著西南沿海查踏62個溼地,公布了「溼地之最」,「經營管理最佳的關渡溼地,面臨淤積的困境;遊客最多的高美溼地,每年湧入200萬名遊客,已超過負荷;賺錢最多的是四草溼地,預估一天有20萬營收;鳥種類超過107種的是田寮洋,野狗最多的是淡水河溼地。」

林昆海指出,2015年《溼地保育法》實施後,我們的溼地減少近1萬公頃,中央政府的能量始終不足,基金也沒有編列任何預算。他認為,「必須建立全台溼地的管理平台,讓中央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也讓民間社團可以參與經營。」

 林昆海(中)「為濕地而騎」於墾丁南仁湖生態保護區與友人合影。 林昆海(中)「為溼地而騎」於墾丁南仁湖生態保護區與友人合影。(林昆海提供)

牛罵頭文化協進會指出,對照香港的米埔溼地,當地基金會以總量管制方式,每年只開放4萬人參訪,每位參訪者不但可以親近溼地,欣賞溼地的美麗,也能深度了解溼地存在的意義,讓米埔溼地獲得永續經營的契機。台灣《溼地保育法》實施至今屆滿3年,但在土地開發利益與國家綠能政策的交相拉鋸之下,如何落實溼地的保育,現在面臨的危機十分嚴峻。

延伸閱讀
高雄林園溼地 水母湖美景吸睛
2017年12月19日 | 6年前
春遊來永安 賞花看彩繪啖美食
2017年01月20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