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來相助 200年牛轀轆盼風華再現

永興社區賴家古厝。(記者黃淑貞/攝影)
永興社區賴家古厝。(記者黃淑貞/攝影)

文/記者林萌騫
水里鄉永興村開發史超過200年,曾是八通關古道支線上的要道,繁華一時。近年來,乘著社區營造風起,成為台大實驗林管理處輔導社區,發展社區觀光休閒,加上台大和台中一中學子的助力,期盼再現牛轀轆時代風華。

八通關支線要道 開發歷史冠水里

永興村古名牛轀轆,俗稱文轆仔。遠從清朝嘉慶16年﹙西元1811年﹚漢族第一位入墾先民林朋算起,已有207年歷史,是水里鄉最早開發的地區。而鎮守活動中心旁300年的社區地標老樟公,則是牛轀轆人文歷史的最佳見證者。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總兵吳光亮奉命開闢中路八通關古道時,從信義鄉愛國村沿陳有蘭溪左岸開闢支線到達牛轀轆,又從牛轀轆向西抵達集集、向北遠到埔里,當時的牛轀轆對外交通四通八達,是連接鹿谷、集集、埔里、信義間的要道。

當時的牛轀轆非常熱鬧,牛車隊往來不息,因此才有古地名「牛轀轆」。

據耆老回憶,早年永興村屬鹿谷鄉管轄,是附近鄉鎮步行往來必經的中途站。後來,公路改道水里頂崁,所有的繁華隨著公路遷移至水里,牛轀轆因而由絢爛歸於平淡,從繁華的交通要道回歸寧靜的農村,並因地緣關係於民國44年改由水里鄉管轄。

找回古地名 牛轀轆重新出發

林朋入墾200年後的永興村,和台灣多數偏鄉一樣,正面臨人口外流及老化,人口數日益減少,留守的居民只能恬靜地為祖先和子孫守護著這小小的溫馨家園。

永興社區從民國82年成立社區發展協會,並找回古地名,以永興牛轀轆社區發展協會重新出發。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固然震毀了許多房舍和古文物,但也為這一從南到北被濁水溪環繞的古文化社區,重新燃起營造發展的契機。

從第一任社區理事長周金乾、總幹事蕭再枝開始,永興牛轀轆社區投入社區福利營造、美化社區,籌建社活動中心,改善生活環境衛生,奠定了社區發展基礎。

遵母命遷居永興 選村長接棒發展觀光

現任永興村長、牛轀轆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明德,從小母親就鼓勵他:「文轆很好!」希望他到永興發展。他因此在25歲時就從水里市區遷到永興定居。

林明德表示,他母親常聊起15、16歲時,來牛轀轆挑龍眼回魚池鄉頭社村販售的往事。每年的龍眼季,她都會過來採買龍眼。當時村民對待外地人非常親切,讓她活到88歲時仍感念不已。她留給孩子的觀念就是「文轆仔很好!」

30年前,林明德剛進村子時遇到一位長輩,正和很多村民合力搭棚架,讓他感覺「這個村莊很團結」,後來又看到社區地標300歲大樟公,更令他感覺「這個庄頭很漂亮」。所以就決定買地建房,在牛轀轆定居下來。

「風景優美、人親切」卻沒發展觀光休閒產業,讓他覺得實在可惜!4年前他參加村長選舉,並將每個月的村長薪水都投入社區活動,發展地方休閒農業,落實所有的景點特色,帶動整個社區發展「自己的故鄉」。

他聽耆老說:「有文轆仔時,還沒有水里市區。」他期盼以發展觀光帶動村民子弟能回來陪伴老人家;如果能提供一個做生意謀生環境,讓年輕人回來陪伴父母、祖父母,牛轀轆才會恢復過往風華。

觀光資源豐富

除了現有的大樟樹、水火同源,以及隨季節變換的DIY及認養活動,包括脆梅DIY、筍子DIY、巧克力DIY、洛神花DIY、愛玉DIY、梅樹認養、咖啡認養等觀光資源外,永興還擁有非常豐富的梅花資源,以年齡層區分,有老年、中年和青年等3個賞梅區。

今年,牛轀轆社區還獲得台大和台中一中學子相助,建構更多的觀光資源。

台大學子種蜜源 完成手作步道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台灣大學服務社青年學子1月25日與海外互訪學校及永興村民攜手,種植大量蜜源植物,共同完成蝴蝶塢最後2條手作步道,期盼擁有超過108種蝴蝶資源的2公頃森林公園,能成為永興村發展觀光的新亮點。

當天上午,永興村民、台大及海外互訪學校學子一行數十人,人人頭頂安全帽、手戴工作手套。有不少人是第一次拿鋤頭,邊學邊做,和社區志工一起在蝴蝶塢步道兩旁種下馬纓丹、金桔、仙丹等多種蜜源植物。

台大實驗林水里營林區主任林麗貞表示,台大服務社團與海外互訪學校來永興共同進行「下鄉服務課程」,上午和社區一起完成最後2條步道,下午則發揮青年學子的想像力創作,創作後將作品留在社區故事館,讓永興變得更漂亮。

台大實驗林化身蝴蝶塢

「塢」就是四面高山、中間凹下的地方。永興牛轀轆營造的蝴蝶谷剛好四面有高山,中間比較低平,因此取名「蝴蝶塢」。

廣達2公頃的永興蝴蝶塢,原本是台大實驗林的土石流造林地,遍植鐵刀木、光臘樹等吸引昆蟲的樹種。

後來,永興社區成為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的輔導社區,造林地也就成為管理處與社區共享資源的蝴蝶塢;民國103年,農委會集集特生中心曾來做8次蝶調,1年之內,共發現108種、2千多隻蝴蝶,鳳蝶科比較少。

就整年的蝶況而言,春夏最多,即使到了9、10月,在蝴蝶塢預定地還有很多粉蝶,因為鐵刀木的葉子是她的食草,花剛好是她的蜜源。

高雄美濃黃蝶翠谷聚集的粉蝶數量很大,很壯觀;但永興村民所希望的蝴蝶塢則是期盼有很多種類、五彩繽紛,兩地所想要的蝴蝶生態並不一樣。

永興社區志工林秀瓊指出,社區從去年9月底開始拍蝴蝶,到今年1月底,4個月中,社區志工已拍到91種,其中有4、5種是之前特生中心蝶調未發現的。也就是說,永興牛轀轆社區蝴蝶種類的總數還要往上修。

至於社區目前最想復育的則是保育類的黃裳鳳蝶,林秀瓊說,不過他們相當挑嘴,只吃馬兜鈴,所以,社區計畫在水火同源旁邊的蝴蝶塢食草園區,種植馬兜鈴引蝶。

據台大實驗林研究人員陳陽發觀察,蝴蝶塢的林相非常好,附近也有黃蝶谷,有相當充足的蝴蝶食草植物,經過學子和社區種植蜜源植物後,將吸引更多的成蟲過來。

美術班學子散播藝術種子

台中一中美術班師生從2月10日至13日,以「彩虹森林美術學校營隊」方式,在社區永興國小進行服務學習,散播美的種子。

活動中,由一中和永興學生對牛轀轆社區做一藝術呈現,讓美的種子在偏鄉小校亮麗開花。並於最後一天在社區活動中心二樓「永興牛轀轆故事館」舉行畫展,展後畫作則永存故事館牆上。

永興牛轀轆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佳瀅表示,展出畫作是台中一中學生的創作,畫框則是國產材,由台大實驗林木工廠提供。展出的40幾幅畫作,題材有大樟樹、梅樹、蝴蝶塢、坪林土地公廟等景色,還有今年賞梅活動中很夯的龍琴山莊,全都是牛轀轆景物。

她的咖啡園和母親也成了畫作題材,開放義賣時,她就買下來了作為咖啡工作室的擺飾。

她說,有了這些畫作,牛轀轆社區故事館內容就變得非常豐富。因為,這些畫作所描繪的任何一個景色、一個角落,都是社區的一草一木。

彩虹森林美術學校營隊隊長、台中一中美術班高二生蕭毅,對剛畫下休止符的4天3夜寒假營隊活動有點捨不得。他覺得,帶這些小朋友的過程是很不容易的,雖然人數比較少,但比起城市小孩,每位都更天真活潑,有更多豐富的想像力。

「他們的畫作根本就是超越我們大人的創造力」,蕭毅說,連老師都認為,永興學童生長在這麼美麗的地方,從小就很自由,富有想像力,未來在藝術創作上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台中一中校長陳木柱則談到,2016年台中一中美術班的大朋友與水里鄉內的小朋友曾攜手寫生,今年美術班師生更自主成軍「彩虹森林學校」欲藉扎實的營隊交流沃實偏鄉土壤,讓美的種子在偏鄉小校亮麗開花。

共同主辦單位台大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說,此次營隊,以永興村的人文歷史、自然環境為主軸,教導永興國小學生畫出地方特色,深刻認識永興村的「人」與「自然環境」交錯的歷史脈絡,也希望透過社區林業推廣與輔導,厚實永興社區的內涵。

延伸閱讀
慈湖陵寢潑漆案 檢方起訴10犯嫌
2018年04月03日 | 6年前
繁星放榜 台大最低門檻51級分
2018年03月14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