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農夫應是有理念的創業家

文/記者朱孝貞

劉翼銓現在是全職農夫,心情與以前只是假日農夫完全不一樣。劉翼銓說,「農夫是個創業家要面對生產、銷售、人事等等事項跟經營一個公司沒兩樣。」其中耕作對農人來說是最單純的,其他兩項卻是很複雜。

劉翼銓的太太說,也曾經上網做宅配,但是發現蔬菜經過長途運送容易被毀損而停止。講到銷售就要面對價位的敏感問題,看到別的農友一斤竹筍賣六百元,自己到底要不要也去賣六百元的筍? 

劉翼銓回答這個問題說,開始時內心也是很掙扎,到底是要賺很多錢還是為理想「開始兩種聲音也是在打架,還考慮到農產品是否沒特色就生存不下去,後來想通,只要你的產品健康就能找到理念相同的人來買。」 

另外,劉翼銓覺得最重要的事是,以合理價格「可以照顧更多人的健康」不是所有人都有條件做精品農產,如果大家都去走精緻農業,那普羅大眾吃什麼呢?「能照顧100個人就不要把資源浪費掉,只照顧一個人。」把資源分配給更多人更好。

經過一番掙扎後決定不走包裝精緻化商業路線,堅持經營在地化銷售通路,提供鄰近餐廳、市民有機蔬菜。既可節碳又降低售價讓更多人吃得起有機蔬菜,才是農業本質。他體悟到,雖然自己是地主,但也只是過客,老天爺現在借他耕作。那他就把握機會認真做本分的事。 

所以他並沒特意去推銷,劉太太笑著回憶說,有一次剛好去一家素食餐廳原粹蔬食作吃飯,跟老闆聊天聊到自己種菜,結果老闆夫婦都很支持有機農業,還固定跟他買菜。

現代農夫也爆肝 他看到有很多農夫身體有很多病痛,有的還累到爆肝。除了可能使力不當造成,也可能是處理事情的情緒造成。劉翼銓的太太說,「看到很多農夫都憨憨的悶,面對 天災、菜價、政策的問題無法處理。」 

接著劉先生說,外面大環境對農業不友善,農民自己要注意處理這些事的情緒管理,還要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多勞動要多休息。很多農夫很會觀察植物與農作物,但卻忘記觀察自己,不知身體累了要去休息。有很多農夫也抽煙、喝酒、應酬,還常常熬夜滑手機,午夜一點多還發訊息。似乎忘了走入農業初衷。

轉入農業的心願 

劉翼銓有兩個心願,第一心願:讓更多人認識並參與農業。第二心願:分享好的體驗,自己在耕作過程調整身心並找到生命價值,而不再是只上下班,心靈空虛。 《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劉翼銓對《禮記·大學》八目有所體悟:在耕作、銷售、做人的過程就是修心的過程,也是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把農場管理好已上升到齊家、治國、平天下。 

劉翼銓給想投入有機農業的年輕人建議,先做假日農夫體驗農耕生活,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的確喜歡耕作,再去買地。

他非常歡迎年輕人投入農業的大家庭。因為現在農業存在一些問題,根據2016年農委會統計,台灣農民人口平均年齡高達62歲,表示10年後這些農民都70歲,很快的台灣的農業會產生嚴重的缺工問題。

現在很重要的議題是要輔導更多年輕人投入耕作行列。否則台灣以後都仰賴進口,要吃到本土的蔬菜就很難。◇

延伸閱讀
棄高薪金融工作 荷起鋤頭當農夫
2018年03月18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