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陸資收購潮 歐盟擬立法嚴控
陸資在歐洲的併購潮來勢洶洶,但最近踢到鐵板:在德國主導下,歐洲聯盟今年可能對陸資設「防火牆」。
面對陸資收購熱潮,德國政府希望歐盟通過更為嚴格的法律加強對德國企業的保護。據報導,德國經濟部國務祕書馬赫尼希(Matthias Machnig)近期表示,德國已經和法國、義大利聯合起草了一份立法草案,呈上議會,目的是在歐盟框架內對外國直接投資進行更為嚴格的監控。
據德國《星期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1月28日報導,馬赫尼希(Matthias Machnig)表示:歐盟有必要在今年內出台更為嚴格的法律,來遏制中國投資者在歐洲的收購熱潮,減少科技和專業知識外流。
歐盟企業具有創造性,很有吸引力,收購案越來越多,但往往是在扭曲的市場環境的融資條件下進行的。馬赫尼希還表示,如果德國和歐洲在未來仍希望保持經濟上的成功和創新,政府必須對那些受國家控制的、戰略性的企業收購行為進行更仔細的審核,在緊急情況下應有權終止交易。
馬赫尼希說:「由於歐盟法規,我們無法審查來自各國,包括中國的特定投資。我們想做的,是聯合德國、法國和義大利,起草一份法案,以對特定投資做更深入的評估,甚至拒絕這些投資進入。」
曾任德國經濟部長的現任外交部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也表示,政府必須保護自己的關鍵技術。他不久前在慕尼黑「數字生活設計」會議開幕式上使用了「科技冷戰」這個說法。
他說:「在科技冷戰中,我們將成為旁觀的觀眾,還是我們會有更好的答案?我們必須保護、有目的地擴建德國和歐洲的關鍵技術。」他警告說:「這是西方開放社會的科技領導地位,第一次面臨嚴肅的挑戰。」
庫卡被收購 震撼德國社會
德國是世界上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對外來投資一向持開放態度,對陸資產生戒心是從機器人公司庫卡被收購引起的。
庫卡(Kuka)是德國生產機器人的重要廠商。庫卡機器人在先進製造業很常見,例如被廣泛用於汽車製造上,可說是德國政府「工業4.0」的關鍵企業。
2016年,中國家電大廠美的集團傳出要併購庫卡,庫卡股東為了錢、經營者為了開拓中國市場,也想把公司賣掉。
在市場開放的西方國家,政府幾乎不干涉私人企業決策,私人企業也不願被政府指指點點。當時的經濟部長加布里爾希望請德國車商考慮,肥水不流外人田。可是這些車商的銷售都依賴中國市場,誰都不想給自己添麻煩,最後只好眼睜睜看著庫卡被中國財團併購。
此事令德國社會掀起軒然大波,德國人開始擔憂,本國的高端技術落入他人之手。因此,當陸資企業有意收購德國晶片生產設備商愛思強(Aixtron)的消息傳出後,德國社會警覺了。
德國經濟部叫停了收購案,拖延了幾個月,最後被美國政府成功攔下。因為愛思強在美國有分部,如果它違背美方意願堅持賣給中國人,美國有可能禁止其在美做生意。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接受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建議,否決了這筆交易,理由是中共可能利用這些設備生產軍武,影響國家安全。
德國限制外資併購
分析指,中共官方的目標是躋身先進工業國家,陸資併購的主要目標,包括航空、太空、汽車、生產設備、醫療、機器人業等,都是德國製造業的強項。中共有策略地蒐集技術和智慧財產權,對德國的領先地位已經構成威脅。
陸資的不透明,也令歐洲各國感到不安。德國重要財經媒體《商報》撰文稱,中國財團背後的股權結構和裙帶關係十分神祕,而且不願接受媒體採訪,讓人心生疑慮。
根據跨國會計事務所安永(EY)報告,2017年中國投資者收購或入股的德國企業,共54家,投資總額達137億美元,其中知名投資案包括2017年中國海航集團以33億歐元,入股德意志銀行,成為德銀最大股東;2016年廣東美的集團斥資近47億歐元,收購機器人製造公司庫卡。
面對中國來勢洶洶的攻勢,德國政府不顧業界批評,去年7月決定,實施新的外貿規定:併購如果「危及公共秩序和國安利益」,政府有權加以禁止,這是德國首度對外資併購加以限制。這條新規顯然是針對陸資而來。
不僅如此,英國與義大利企業,也成為陸資企業收購或入股目標,其中英國44家、義大利24家。
如今德國將對抗陸資收購的行動擴大到歐盟範圍,如果歐盟同意德、法、義的提議,今年立法賦予各國政府否決併購的權力,未來對歐中關係的影響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