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凝視日常》特展專題三】透物見人——淺聊藝術史
西洋藝術的愛好者在逛完奇美博物館的幾個繪畫廳之後可能有一種感動,不用飛到歐洲,西方藝術從13世紀到20世紀,800年間的面貌、演變輪廓,透過不到200件的畫作躍然眼前。如果沒有對收藏品做過澈底、紥實的藝術史研究,不會此番井然有序的感受。
其幕後的功臣之一,是柏林自由大學藝術史博士、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蔡敏玲與德國特里爾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藝術史學系副教授于禮本。
2011年,為因應奇美博物館搬遷到現在位於台南都會公園的新址,于禮本與蔡敏玲主持了第一批、200件奇美繪畫收藏的研究工作。該計畫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作品的檢測、登錄,由同校的「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協助;另一關於作品的收藏源流、地域時段及風格判別、作品意涵詮釋等內容研究則由藝術史學系的團隊進行。
過程中,團隊協助館方從現有典藏作品中挑選出較具代表性的收藏,「時間上盡量拉遠,讓每個時代都有一些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每一種風格與題材類型、每一個地區」,也就是今天呈現在常設展的作品。
于禮本透露,拍賣公司提供的畫作資訊有時很有限,也可能有錯誤,甚至錯得離譜,年代也錯、歸屬也錯、畫派也錯,這時研究人員就得花很大工夫去檢查求證,透過多方作品的比較分析、各式文獻紀錄的參照、並追溯作品的收藏源流,建立作品的「血統證明書」。
這是一件付出時間,卻不一定有進展的工作,但是當一件作品的收藏源流、具體時空框架、風格特色與創作者歸屬真的被梳理出來,都有助於確定它在藝術史上的位置,作品的價值也會隨之改變,藝術史研究對博物館收藏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藝術史」是一門怎樣的學科呢?
「我一直覺得黃翠梅老師(中國器物專家、南藝大藝術史學系教授)講的四個字很好用——透物見人。那個『物』常常可以是很好看的,卻不見得一定都好看,但無論如何往往具有某種特定的審美特質。『見人』見的是與那個『物』同時代的人,有時候見的則是不同時期觀看這個『物』的那些人,包括我們當下此時的觀者,所以她很豐富。」于禮本說。
藝術史並不像文學或歷史,由文字紀錄訊息,在于禮本眼中,藝術品是一種「文獻」,「因為她就是紀錄了那個時代的很多東西,歷史的、精神的、價值觀的、人們的信仰……只是紀錄的方式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她的線條、造形、風格、整體效果、媒材、技法、典故、場景內容、甚至被擺放的地點位置等等這些東西」。
這種視覺語言所紀錄下來的內容很豐富,匯集了創作者、委託者、當代觀者與社會、時代潮流、過往歷史與傳統等方面的資訊,所以當人們要「閱讀」理解時就需要「解碼」,「解碼的過程對我來說很有樂趣」于禮本笑著說。
不過「藝術史」在台灣並不普及,在與其息息相關的博物館界與文化資產保護工作中也常被忽視。位在烏山頭水庫旁的南藝大有台灣唯一以藝術史,即藝術作品的分析、品鑑與詮釋為核心,在此基礎上結合博物館實務專業訓練的科系。
讀者可能會好奇,學藝術史需要繪畫基本功嗎?創作經驗或許能幫助學習者鍛煉眼力,但它並不是個絕對的先決條件。
大學主修英美文學的于禮本說,自己喜歡文學神話典故與人文歷史,也對西洋藝術史感興趣,因緣際會地沉浸在這個領域直到現在。而事實上,藝術史學系的老師們在大學時期所學專業各有不同,如歷史、語文、政治、美術與建築設計等,皆在其列,也反映出藝術史內容的博大豐富,足以廣納各路好漢。所以喜愛人文與藝術的學子,千萬別錯過這個「透物見人」的學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