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蛤體型碩大 日本高價收購

故事館館長曾界崇在紅樹林介紹馬蹄蛤為紅樹蜆。(記者莊宜真/攝影)
故事館館長曾界崇在紅樹林介紹馬蹄蛤為紅樹蜆。(記者莊宜真/攝影)

文/記者翁金綿

馬蹄蛤原本是生長在紅樹林間的野生貝,在被曾界崇發現之前,學名叫做紅樹蜆,是一種瀕臨絕種的潮間帶原生種野生貝,不起眼的樣子使牠一直沒沒無聞。自從被繁殖成功,在專業的養殖池裡、在曾界崇不斷的努力下,讓一向以對品質要求嚴格的日本人都表示願大量的以高價收購引進。

曾界崇原本遵循海邊的傳統,將重心投入文蛤養殖,只是一直處於低迷的文蛤售價,讓他開始思考可以改變的各種可能。有一次在潮間帶抓螃蟹時,曾界崇無意間踩到一種體型碩大的貝類,帶回家烹煮後品嘗,那鮮美的風味引發他濃厚的嘗試養殖的興趣;這便是馬蹄蛤從潮間帶的紅樹林走出,進入養殖池,到後來成功的幫主人贏得2007年經典神農獎殊榮,其過程有如灰姑娘的神奇之旅。

就像所有成功的故事一樣,馬蹄蛤的養殖一開始也不是那麼順利,首先必須解決的便是苗種的繁殖技術的突破問題,雖然曾界崇本身已具備魚苗的繁殖技術,但顯然這還不夠,所以他除了四處向一些專家前輩請益,再加上不斷的研究摸索,經過了3年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繁殖成功。

馬蹄蛤的養殖只要直接引流海水,不像文蛤需要大量淡水混和的養殖條件。在海邊因為文蛤養殖普遍超抽地下水,使得西海岸沿線地層下陷嚴重;有鑑於此,更使他覺得做對了選擇。

民國93年曾界崇配合農委會漁業休閒的轉型政策,與地方特色結合帶動整個區域產業觀光發展並開發蛤貝工藝,而在同年獲得農委會漁業署的專款補助,在魚塭旁成立了馬蹄蛤故事館。

利用回收馬蹄蛤的外殼,或彩繪或黏貼,做成一件件生動可愛的工藝飾品,遊客可以進入養殖池體驗摸馬蹄蛤的樂趣,又可以在館內享用鮮美的風味餐,還可以自己動手做一件貝殼藝品帶回家做紀念,這樣可以閤家同樂的發展成為許多都會家庭、學生校外參訪必遊的好去處,也為馬蹄蛤做了更好的行銷。開始不斷湧進的人潮,為地方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更可貴的是照顧到的多是弱勢家庭的成員。

於95年又結合青輔會暑期工讀計畫,提供偏鄉學子就業機會,並於在職期間提供各項研習機會,不但鼓勵社區大專青年留鄉服務,也啟發下一代對地方人文、產業,還有生態資源能更進一步的認識,進而學會愛護環境、保護資源,為地方的永續發展做好建設。

金湖這個靠海的漁村因為馬蹄蛤,近年來訪人數不斷激增,在去年就帶來了將近2萬人次的觀光人數,今年館主更預估可望成長達到3萬人次。這是一個從無到有,從不被看好到成功的故事。◇

延伸閱讀
暑假出國熱潮 旅展人數再飆高
2015年05月25日 | 9年前
日關東地區5.6地震
2015年05月25日 | 9年前
破紀錄 日農種出250克「草莓王」
2015年05月24日 | 9年前
一卡通東急伊豆行 再推跨國優惠
2015年05月15日 | 9年前
全球平均壽命延長 日本人最長壽
2015年05月14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