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收入差距過大 習智囊劉鶴:經濟危機前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經濟智囊劉鶴於2012年完成的〈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報告〉,近日被中國媒體重提報導。報告說,這兩次危機存在許多共同特點。其中重要一點是收入差距過大,少數人占有較多的社會財富。
從2010年起,劉鶴等人開始啟動對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和發端於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的比較研究。研究報告形成後,還徵求了吳敬璉、樊綱等國內知名經濟學家的意見。
劉鶴在報告中說,大蕭條期間,實體經濟產能過剩和有效需求不足。這一次危機最突出的表現是,生產資料名義所有權和實質支配權分離,權力集中到虛擬經濟領域極少數知識精英手中。產能過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以美國為例,1928年1%的最富者占總收入23.9%,2007年占23.5%。
劉鶴表示,兩次危機都在重大的技術革命發生之後,技術創新引起繁榮,同時危機發源地政府都採取了極其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由於收入差距拉大,引起社會公眾不滿,政府往往傾向於更多地採取民粹主義政策宣示,安撫民心。
此外,兩次危機前,大眾的心理都處於極端的投機狀態,不斷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為迎合這種心理,貨幣當局都採取了更為寬鬆的貨幣信貸政策。危機爆發後,市場力量不斷挑戰令人難以信服的政府政策,這使得危機形勢更為糟糕。
劉鶴認為,危機的發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邏輯之前,不可輕言經濟復甦。經濟一旦從正常狀態轉入危機狀態,它就開始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循環。在危機自我邏輯實現的過程中總會出現意外事件,一連串的失控和誤判也屢屢發生。
今年8月6日,劉鶴曾為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之《21世紀金融監管》中文版所作的序言也在中國多家媒體再次刊登。文章的核心就是,金融危機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小概率事件。在過去1/4個世紀中,國際上平均每年會發生6場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機。
劉鶴在文中指,金融危機並非無跡可尋。「歷史不會重複自己,但會押著同樣的韻腳」,歷次金融危機產生的共同標誌性特徵有:資產價格大幅上升、債務負擔加劇、經濟增長率波動、經常帳戶赤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