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詩人王大閎作品 官民合力重建
建築詩人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是王大閎在台灣開業後第一個作品,也是他中國建築現代化作品的濫觴。拆除前,是台灣建築系學生朝聖、見習之地;拆除後,更是建築界研究典範。此宅消失40幾年後,以官方出地、民間出資模式,歷時3年興建,2016年重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旁公園。今年7月6日適逢王大閎百歲生日,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將此宅捐贈給台北市文化局,開放供民眾一窺大師風格。
「我們透過比較科學的查證、訪談,把這棟房子重建出來,地位非常重要。」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祕書長徐明松說,王大閎自宅重建對台灣來說幾乎是自宅重建第一例,雖是異地重建,地位仍然很特別。當然不能說這棟建築就是建國南路自宅,因為消失了就是消失了。年輕一輩都不知道誰是王大閎,這棟房子重建之後,可親身體驗帶有粼光的美妙空間,對年輕一代建築學子或文化人的意義是特別的。
王大閎的作品掌握了中國傳統合院與庭園的空間氛圍,並以現代建築的構造方式表現。王大閎建築作品包括國父紀念館、外交部大樓、台大學生活動中心、虹盧、林語堂宅等,但公認最能代表其建築風格者為建國南路自宅,是王大閎獨身時所設計建造的小宅,面積27坪、占地90坪,興建於1953年,10年後轉售一位傳教士,2年後再度被轉手改建。
徐明松指出,建國南路自宅高聳的圍牆,延續王大閎在蘇州的經驗。室內窗戶採圓形窗(圓洞窗),搭配格狀窗櫺,有中國建築「月洞門」的精神;室內外空間由紅、黑、白、清水磚等顏色構成,建構現代的東方意涵。客、餐廳落地窗門框是用上下軸承支撐,減少阻撓視線的外框,而這一點,也是來自於中國傳統建築門板可拆卸的觀察,讓室內外的空間流動更順暢,「建國南路自宅輕鬆自然地把我們帶回到傳統的氛圍裡」。
中國庭園精神 融入現代建築
王大閎自宅最大特色及突破點,在於把中國庭園精神融合在現代建築中。徐明松表示,這棟房子受德國建築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年)影響非常大。王大閎把中國庭園曲徑轉折、布局、入口方式融入其中,讓人走比較遠的路,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景色。王大閎把中國庭園精神內化到現代建築中,內化到建國南路這棟房子,「非常棒、非常不容易、非常了不起。」
徐明松研究王大閎長達10年,建國南路自宅重蓋起來,對他來說仍然非常驚豔。徐明松說,現在的房子都比較矮,大概2.7公尺就非常高,這棟房子天花板幾乎3公尺高,比例是1:4.8很修長,跟現在一般房子不一樣。王大閎的建築延續傳統,是後來很多建築所忽略的,最重要關鍵是王大閎曾經活在過去傳統,又接受最新的西方觀念,所以說他身具兩種文化。
台灣在1950年代只有成大有建築系,東海大學、中原大學等建築系都還沒成立。當時正逢戰後,對很多學建築的人來說,不只缺少外國雜誌,資訊也非常貧乏。徐明松表示,建國南路自宅蓋出來時,一個這麼有經驗的建築師,蓋出這麼好的房子,在當年成為成大建築系學生絡繹朝聖、洗禮的地方。此宅當年產生影響很大,可惜台灣在1970年代開始商業化,房子變成商品,文化面部分就被忽略掉。
到2006年,徐明松開始研究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重新被重視。王大閎出生於書香世家,又從中學起接受西方教育,自然而然身具兩種文化,他為華人蓋出現代建築,「王大閎自宅代表一種本土文化,顯示我們怎麼從華人角度去看這世界、吸納世界,然後把自己傳統的文化用新的方式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