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為何上不來?中經院:因平庸式成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12日在中經院南部院區專題演講,點出台灣低薪問題;呼籲應藉由創新加值、新創,來改變過去Cost down模式。(記者李怡欣/攝影)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12日在中經院南部院區專題演講,點出台灣低薪問題;呼籲應藉由創新加值、新創,來改變過去Cost down模式。(記者李怡欣/攝影)

【記者李怡欣/高雄報導】

台灣GDP成長率呈現「漸漸慢慢好」,但薪水為何沒跟上來?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12日在中經院南部院區演講指出,台灣進入平庸式成長時代,產業外移、非典雇用、非經常性薪資比重增加等現象,其背後因素,代工追逐低成本、外資投資不振、專上教育過度投資、薪水M型化等。王健全呼籲,台灣應藉由創新加值、新創,來改變過去Cost down模式,企業應支持青年發揮更多創意。

過去2001~2016年,台灣薪資年增率零成長,較多數國家低,僅高於日本-0.7%負成長,企業為規避提撥退休金、資遣及勞健保負擔,增加非經常性薪資比重、非典型雇用興起,統計2016年台灣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占8.24%以上,固定薪資彈性化,面對未來不確定性,青年不敢結婚生子。

分析低薪背後成因,代工追逐低成本、加上教育過度投資,形成藍領缺口、白領供過於求現象;加上,外資投資低迷、受雇員工報酬比例下降、海外企業在台薪資低報、薪資M型化。王健全說,台灣代工起家,成本至上的Cost down模式引發一連串社經問題,如食安、拼裝遊覽車等社會危機爆發,接著官員下台,再定制更嚴峻法規。勞工低薪產生相對剝奪感,加深勞資對立。

然而,法規處處屏障、管制多,導致台灣新創、企業加值等創意活水不能導入與實踐,王健全呼籲,台灣因藉由創新加值、新創,來改變過去Cost down模式,企業應支持創新與人才發展。政府須趕緊鬆綁與挽救公務員KPI制度的錯誤導向,以免政策投資崩壞。

服務業規模小 需市場未擴大

另一隱憂則是「高薪服務業少」,如:資通科技、金融、電力等特許、跨境服務(國際連鎖、航空)、國企壟斷(台電中油)、證照(醫師、律師、會計師)行業太少;相反的,台灣傳統低薪服務業(批發零售、餐飲、流通物業等),規模是高薪服務業的3、4倍。由於,台灣七成GDP及六成就業人口都在服務業,服務業提升不上來,對薪資結構影響巨大。

王健全建議,政府應制度創新、工具創新,運用政策工具引導到品牌,找出小國生存的差異化優勢,給予企業五年免稅、協助台灣中小企業智慧化;另一方面,一例一休朝雙軌制,給企業自主管理,提撥基金(如人事成本10%)、專款專用(用於加薪)。

至於新南向政策,增資、人才與新任務編組三者不可或缺。王健全認為,建置通路重於行銷策展,僑生與南向青年為種子部隊,新政府在推動政策上應從雲端走下來接地氣,捲起褲管腳踏實地、務實扎實,給予公務員激勵方案、不再走紙上KPI。◇

延伸閱讀
8月PMI和NMI雙漲 國內景氣穩健復甦
2017年09月01日 | 7年前
中共加速對新疆洗腦 聘3萬公教
2017年08月18日 | 7年前
台今年GDP 渣打銀上調至2.6%
2017年08月15日 | 7年前
景氣穩健復甦 7月PMI、NMI齊揚
2017年08月01日 | 7年前
食宿開銷大 9成5上班族嘆薪不夠用
2017年07月28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