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專題】機車不減量 學者:前瞻軌道很悲觀
台灣是全世界機車使用率密度最高的國家,主要因為傳統機車的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因此一般民眾都能負擔的起,但也正因為過於便宜、方便,而成為政府發展公共運輸的一大天敵。
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系副教授林祥生表示,台北捷運之所以能一通車運量就上來,是因為過去有公車培養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反觀高雄捷運,因為過去公共運輸的比例本來就不高,因此通車後無論南北向的紅線,或者是東西向的橘線運量一直不是很好。
林祥生說,要讓民眾從使用汽機車轉變成搭公車,再變成搭乘軌道運輸,這是一個階梯式的轉變,政府要不斷提出政策引導民眾搭乘公共運輸,才有機會成功,但很顯然目前台灣的政策方向並非如此。
他以台灣民眾使用率最高的機車為例,一般人選擇運輸工具時多以「時間成本」與「貨幣成本」的取捨進行考量,但機車是既省時間又省錢的運具,台灣若要發展前瞻軌道建設,無論是捷運、輕軌或高鐵延伸,只要路途不是太長的,遇到機車可說是遇到了天敵,以台灣這麼低的油價,騎機車非常便宜,捷運再怎麼降價都不可能比過它,若繼續放任機車發展,他對前瞻軌道建設的未來真的感到悲觀。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副教授陶治中則表示,各國政府都希望民眾能搭乘大眾運輸,但過去有研究發現,私人運輸與公共運輸其實互為矛盾。而且若為了減少交通擁擠,在交通路網上蓋了一條新路,不僅沒辦法減少交通擁擠,反而會增加所有道路的旅行時間、並會降低服務水準。
不僅如此,馬路蓋越多反而越買車的人越多,公共運輸因為運量少而提高票價,反而更少人搭乘,進而造成私人運輸更增加,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如何減少民眾開車的頻率,土地的使用是關鍵,而軌道運輸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陶治中認為,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中軌道建設占很大的份量,應該相應制定一套完整的巨觀、中觀、微觀的交通政策。
他解釋,巨觀就是從開始規劃都市發展時,就決定要以哪種運輸系統為主軸,以美國為例,早期都以開小汽車為主,所以交通也往這個方向發展,但台灣地小人稠卻也學美國,一開始便拼命蓋馬路,其實是錯誤的,應該學歐洲、日本等國家,鼓勵民眾少開車、多搭輕軌運輸。
不過若軌道運量連基本門檻都達不到時,又要城鄉一定以軌道運輸為主,這是說不通的,因此從巨觀的思維上,應該要思考多層級的路網與多元運具,且當未來汽車、公車都自動駕駛了,如何讓與軌道無縫接合,這也要事先想好,否則就會亂了套。
進到中觀思維時,要運用「控制」與「引導」兩個策略,把巨觀的規劃落實,近年來常見的土地聯合開發就是控制的手段,讓民眾集中在軌道系統的延線進行發展,可以保證軌道的運量,不會變成蚊子館;至於引導手段,則應該要求住捷運附近的人,不能配給停車位,鼓勵附近居民多坐捷運。
微觀思維則是進入到開發設計階段,就是以公共運輸為導向(TOD)的發展,從步行、自行車串起一個公共運輸路線。陶治中坦言,台灣交通的最大問題是機車,就是因為太方便才導致公共運輸發展不起來,應該把抑制機車的需求列為重要政見,但不能用強制手段,而應該從行為上引導。
他以日本與德國為例,在民眾的國民意識中都認為不要貪圖方便,因為貪圖方便會造成別人的不便,甚至日本民眾若住在臨近軌道運輸的地方,他會覺得開車是罪惡的,開車出門都會覺得不好意思,這點台灣人應該需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