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吃冰中毒 老外創食品偵探查假
多年前在夏日炎炎的上海,米切爾·溫伯格(Mitchell Weinberg)吃了一碗冰淇淋後,他經歷了一次可怕的食物中毒。這也啟發了這位當時的貿易顧問建立全球的「食品偵探網絡」Inscatech。
彭博社報導,Inscatech應跨國零售商和食品生產商的需求,調查全球各地的食品供應商是否涉及食品欺詐和造假。52歲的溫伯格表示,中國至今仍是食品詐騙者的關鍵增長地區。「我們調查的70%案例都有欺詐行為,但在中國這一比例接近100%。」 「(在中國)造假無處不在,跨越了食品行業。」溫伯格公司現在正開發「分子標記」和「遺傳指紋」來幫助認證天然產物,並從假貨中分辨出真實產品。公司還使用數字技術來追蹤和記錄農場的食物來源。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董事總經理肖恩·雷恩(Shaun Rein)表示,很多西方企業為了避免擔上「食品欺詐」的惡名,很需要溫伯格公司提供的服務,「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
近年,一些最大的食品公司開始使用從比特幣發展來的「區塊鏈」技術,來確保食品安全。沃爾瑪去年10月就與IBM和北京清華大學合作,在中國追蹤從農場到貨架的豬肉。該公司希望在出現問題時(例如在運送肉類的過程中發生汙染)快速找到受影響的產品,並第一時間下架和召回。
然而,欺詐者的狡詐使得溫伯格對於區塊鏈技術的信心不大。他的公司主要通過當地的知情人員提供的資訊,找出生產過程中的食品欺詐現象,「問題在於,只有提供數據的人可靠,這些數據才能有可靠性」溫伯格說, 「在大多數供應鏈中,有一個或多個不誠實的數據提供者。這意味著,除非每個數據都被仔細檢查,否則區塊鏈技術也無法防止食品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