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動盪 東北亞企業擬來台避險

分析認為,朝鮮半島若出現動盪,有些訂單或將湧進台灣。(Getty Images)
分析認為,朝鮮半島若出現動盪,有些訂單或將湧進台灣。(Getty Images)

文/記者鄭宜芬

近來北韓首度成功發射洲際彈道飛彈(ICBM),不僅震驚全球,也衝擊東北亞的政經局勢。不過危機就是轉機,學者呼籲,此時台灣政府應該及早鬆綁外來投資的管制措施,以利東北亞的企業可以來台灣避險,不僅能加速台灣產業與國際的接軌,也能使台灣經濟更加開放。

美國總統川普近來不斷施加壓力,要求中共解決朝鮮擁核問題,而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也承諾會提供協助。不過川普也認為,若中國未妥善處理北韓問題,美國將會強制介入處理,究竟美朝是否真有可能開戰?

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曾建元教授認為:「看的出來川普單方面行動動機很強,之前給習近平機會聯手處理這個問題,但實際上,美國單獨動手的動機更強烈,如果單獨動手,一方面可以在東亞壓制中共的氣燄,美國是有能力,不考慮中國因素的話,他有能力對北韓進行軍事的制裁,所以動武的可能性是有的。」

北韓面對美中強勢威逼,依舊動作頻繁,在過去兩個月內試射了五次飛彈。曾建元觀察,美國動武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金正恩也不是笨蛋,應當知道這個利害關係,因此導彈試射展現的強硬姿態其實是給朝鮮人民看的,「我不可能完全受制於你,你如果對我動手,我也有本錢」,並藉此爭取談判戰略的迴旋空間。

因此,危機也可能是轉機,過去在六方會談的區域平衡架構若能進一步突破,也許美國能取得單獨跟北朝鮮進行對話的機會。曾建元表示,北韓早在金正日時期,就對和美國建交很有興趣,但過去顧慮到中共和朝鮮半島等等因素而無法實行。因此對於北韓而言,重建與美國的關係,比發展核武更為重要。

目前美中韓關係既緊張又複雜,各國皆以「區域關係」來思考彼此的利益關係,台灣也無法置身事外,但似乎還是在「兩岸關係」中打轉,對於在這充滿變數,以及可能重整國際關係版圖的關鍵時刻,政府應該如何因應?台灣過去常說要走出去,讓國際看到,要如何才能彰顯台灣的價值?

曾建元表示:「萬一東北亞發生狀況,台灣沒有什麼選擇空間,就是選邊站,怎麼樣利用朝鮮的危機,強化我們跟美國、日本的準結盟的關係,對我們來講這是一個時機。」

不過無論是開戰或開啟對話,曾建元分析,朝鮮半島若出現動盪,過去韓戰的歷史經驗會再重現,南韓的經濟很可能會受到影響,加上其經濟、產業結構和台灣很像,有些訂單可能會湧現到台灣來。

他呼籲:「也許我們看到未來,最大競爭對手面臨當地的政治環境不穩定的狀況,我們要加緊在這時刻來臨之前,把台灣對外經濟開放的程度,或是對外來投資的管制措施早點鬆綁,一方面讓東北亞的企業可以到台灣來避險,一方面加速台灣的產業和國際的接軌,使台灣經濟更開放。」◇

延伸閱讀
北韓殘疾人的地獄 恐怖的83號醫院
2017年07月21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