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更好?真正關鍵在「德」

王元秀指出,子女富而不貴是父母的痛,但「窮養」與「富養」的最大區別不是物質,而在道德。 (Fotolia)
王元秀指出,子女富而不貴是父母的痛,但「窮養」與「富養」的最大區別不是物質,而在道德。 (Fotolia)

文/記者蕭軒

王元秀表示,華人的習慣,總是將最好的留給子女,但時常忽略,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的,僅是財富卻沒有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規範,往往充裕錢財就被用於不當之處。此時物質財富,不但未能庇蔭子孫,可能還會釀成悲劇,當事人遭殃、家族蒙羞,也令社會震驚。 

更有甚者,父母過早贈與大量財富,最後落得棄養下場,類似的新聞亦時有所聞。對於上一代人而言,一輩子辛苦奮鬥打拚,積攢了家財萬貫卻落得子孫不肖,可能也是最沉痛的悲哀。由此可見「富養」絕對不能不重德。

而與華人觀念不同的西方企業家,多數傾向「窮養」的概念。例如股神巴菲特及美國總統川普,均認為他們的事業與財富不必然要留給孩子,孩子必須努力工作,自立自強,開創自己的事業與財富。

王元秀指出,子女富而不貴是父母的痛,但「窮養」與「富養」的最大區別不是物質,而在道德。她建議每個家庭訂立家訓,將家族傳承的核心價值觀,清楚指示給子子孫孫,甚至也可訂下家族憲法,讓後代子孫在精神生活及言行處世上有所依歸,借鑑歷史。

教養子女敬天知命、重德行善 相信善惡有報,遵循仁、義、禮、智、信,不單只是讓子女成為有德之士,也是家族富貴與興旺的保證,更宏觀地說,道德是穩定社會的力量。例如曾國藩好書家訓,不但流傳千古,其後八代子孫個個成材,無一不肖子,也是以德傳家的典範。

王元秀節錄李洪志先生所著《法輪佛法 精進要旨》〈富而有德〉的話——「君、臣、富、貴皆從德而生,無德而不得,失德而散盡。」

「對照歷史故事,一再印證『富而有德』家族方能興旺,這是不變的天道。」王元秀說,有德的人才有財富,累積財富後更要不斷的積德行善,才有命保存享受財富、庇蔭子孫,子孫則更應運用財富回饋社會,做有意義的事,發揮物質財富最大價值,形成正的善的磁場與力量。如此往復,在社會上形成循環,也在家族中形成循環, 達到真正的「富貴傳家」!◇


延伸閱讀
心靈的富足有什麼途徑可以取得?
2017年05月22日 | 7年前
與魔鬼同床 中國怎會有好夢
2017年05月02日 | 7年前
「病」從哪裡來
2017年03月23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