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投資 林全:從5個面向努力

行政院長林全提出5項做法要求各部會加強推動。(本報資料照)
行政院長林全提出5項做法要求各部會加強推動。(本報資料照)

【記者郭曜榮/台北報導】

國家長期經濟成長的發動力量來自投資,行政院長林全18日在行政院會中指示,改善投資環境,增加國內投資機會,是政府當前必須要設法克服與努力的目標,提出5項做法要求各部會加強推動。

首先在「法規鬆綁」部分,林全指出,若法規無法鬆綁,許多創意與投資將無法實現,各部會應就有關法規鬆綁,提供好的創意與想法實現的環境。其次是「減少投資的不確定性」,環保署已提出盡量減少因環評造成的不確定性,政府也努力讓水電供給與土地問題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減少,盼取得具體的成效。

第三為「引進高階專業人才」,林全說,這是提升我國競爭力與改善勞工薪資的最有效方法,政府已提出「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盼盡速通過並推動。此外,政府也要繼續檢討,如何讓高階專業人才能夠進入台灣,相關部會應有這樣的想法,並納入施政中加以考量。

第四是「減少企業的遵從成本」,他提到,政府的行政管制太多,造成企業對政府的遵從成本過高,因而無法生存;但政府的管制也不能沒有,否則將造成社會上失去管理和管制的混亂現象,各部會要對涉及管制部分從根本檢討,如何把一些不必要的管制放鬆,集中在該管的部分,其中需要觀念的改變,政務官一定要有這樣的觀念去帶動政府未來方向,「否則政府的競爭力不可能出現」。

最後則是「外在環境」部分,他強調,影響國家經濟的因素包括出口問題,尤其是海外投資,牽涉到產業向海外延伸的全球布局問題,這兩個問題都跟外交環境的變動有關。美國川普政府的新政提出後,造成新台幣大幅度升值的衝擊;還有因為美國製造的關係,讓台灣很多產業的投資布局有些策略上的改變。這部分對台灣經濟有何影響,相關部會要密切注意,同時做好適當因應,務必讓台灣經濟發展不因這些外在因素影響而受阻礙。

就任一周年 閣揆:興利除弊有成

而上台將滿一周年,林全細數過去1年政績,指在除弊或興利方面,獲得了相當的成效;而在兩岸方面,他表示過去這些年,對岸不論是在幅員、人口,或經濟實力上,台灣相對來說居於不對稱的地位,但對岸對台灣政治和經濟上有特別的壓力,台灣要成長,不論是經濟或政治民主化都是重要的依據,希望在這些方面做更多努力。

林全指出,台灣在許多前輩的努力下,無論是經濟發展或政治民主化,都開創了台灣奇蹟。而內閣團隊就任以來,針對能源轉型、長照制度、年金改革、經濟轉型等,投注非常多的努力,也繳出一定的成績,包含已通過的《電業法》,奠定未來能源轉型的基礎、推動長照2.0因應高齡化的挑戰、提出各項年金改革法案,確保每個世代的老年經濟安定及安全、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加速產業轉型等。

他說,改革涉及到既有習慣、制度甚至權益的改變與影響,因此難免面對阻力,但只要改革方向正確,應繼續以溫和、理性、包容的作法,堅定向前邁進,不要退縮,確保台灣過去的發展奇蹟繼續前進。

林全強調,展望未來,我們仍有許多工作必須完成,包括稅制檢討、投資環境改善、社會安全防護強化等,期盼大家團結一心,以人民福祉與國家發展為己任,共同努力,開創美好的前景。◇

延伸閱讀
大肆興建空置的購物中心為哪般?
2017年05月16日 | 7年前
政院百億反毒 林全:可再加碼
2017年05月11日 | 7年前
教部砸62億推公托 增3萬就業機會
2017年05月11日 | 7年前
陸阻我參加WHA 林全批不負責任
2017年05月11日 | 7年前
前瞻鬧僵 時力邀林全赴立院報告
2017年05月09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