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飛帆:台灣經驗可成港台新典範

林飛帆認為,台灣成功的民主經驗提供了一項model(模式),將提供中國、香港一個新的典範。圖為資料照。(記者陳柏州/攝影)
林飛帆認為,台灣成功的民主經驗提供了一項model(模式),將提供中國、香港一個新的典範。圖為資料照。(記者陳柏州/攝影)

文/記者江禹嬋
台灣過去不斷在統獨議題上打轉,兩岸也處於對峙到交流的過程,到底台灣在如何看待自己,或是國際如何看台灣?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分析,必須把台灣放在全球化的框架去理解,再縮小範圍,至少要把台灣放在東亞地緣政治上去看待、理解台灣,而非只著墨在台灣自己本身。這時就會發現,將台灣經驗與各國交流,甚至可成為一種新的model(模式),進而讓國際看見台灣。

如果要理解台灣在整個中港台三地關係。林飛帆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視角,過去也較少人注意,就是有許多人認為不用去理解中國、關心香港,把台灣催生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才是最重要的,林飛帆說,「但我今天要反駁這樣的論點。」

為何這麼說?不觸碰中國、香港議題,是建築在國族主義上,希望藉此區隔跟中國、香港的差別,但是正是因為在國族立場上要有所區隔,才更該把台灣放在全球化的框架去理解。台灣作為民主國家,即使很多經驗、作為,在外界看起來是成功的,但我們都知道台灣有非常多的侷限。

當我們在討論中國因素影響的範圍,其的範疇一定不只是在中國內部,或是港台等地,而是一個全面性,對於整個東亞都產生影響;這影響還有另外一面,是把中國因素拉到整個大的國際政治格局,近日美國川普上任、英國脫歐,導致全球性保守主義崛起。但是還有另一面,就是當中共因素對外影響加劇,更加劇保守派的抬頭。

台灣要在全球化、甚至東亞區域扮演何種角色?台灣的民主經驗,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要如何提供給其他地區國家,或是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林飛帆進一步提到,許多東南亞朋友憂心,中共試圖針對部分正面臨民主化的東南亞國家,提供另一種model,想要將中共這種「高速經濟成長」,「維穩」經驗,以及政治空間的緊縮,提供給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參考。

然而這套模式的確有利於其經濟成長,讓許多國家躍躍欲試,林飛帆觀察到,這點讓很多東南亞從事社會運動者非常的憂心。

中共同時一方面提供有效經濟發展的「模式」給其他國家,另一方面壯大中共經濟、政治影響力時,卻也刺激各國想要保護自己的心態,形成保護主義抬頭,這兩種勢力加劇碰撞後,造成東亞所謂保守主義的崛起,台灣作為地緣政治的其中一環,當中一個角色,也慶幸台灣至少沒有碰到如此保護主義的政府,極端的排外。

林飛帆認為,這提醒我們一件事,台灣先天優勢,就是在短暫的20年民主經驗中,雖然年輕,但也發展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生存模式,也避免走向極端,不管是急統,或是極度排外的民主主義,來主導台灣社會。

正是因為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台灣反而可以吸引到不同國家,累積與各國的信任度,甚至重新跟國際社會打交道一個很重要起點。

林飛帆認為,若要思考台灣要如何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這點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地方。換言之,在國際上極度保守主義抬頭的當下,我們也提供了另一項model ,當台灣有更多人能夠把台灣拉高到國際上來看,台灣將會提供給中國、香港一個新的典範。

延伸閱讀
林飛帆6月結婚 徐巧芯年底出嫁
2017年04月26日 | 7年前
太陽花學運期間重要事件回顧
2017年03月31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