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3年之間大變身(下)

⊙何清漣
接上文

這篇文章不經由《人民日報》發表,各國政府及相關專家也許未曾注意到。但路透社卻很敏銳地發現了這條消息預示的動向,立刻於同日發表一條消息(中英文皆有):《周小川稱「一帶一路」投融資應以市場化為主 積極發揮本幣作用》,意在提醒參會國注意。我不知道前來參會的110個國家是否都及時看到這條消息,以及看到後是否明白其中意涵。以周小川的中國央行行長身份、在「一帶一路」北京峰會前夕發表個人署名文章,只能看作是中國政府向參會國吹風之舉。

北京的算盤:人民幣本幣取代美元作為投資

中國政府希望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共同出資、共獲收益、共擔風險」 ,可算是吸取了以往教訓,即海外投資「麻煩項目」多,尤其是國企做為投資主體的項目,90%以上陷入失敗。(《中國海外投資為何麻煩項目多?》,VOA,2016年6月23日)這想法當然比以前那種外援式的投資要聰明與現實,但各國能否如願響 應,得看各國政府如何考慮了。畢竟,世界上只有極少數政府能像中國政府一樣,充當巨額投資主體。大多數私有製為主體的國家當中,投資主體只能是企業,而企業考慮的主要是投資收益與風險,對項目的評估及風險評估,與政府完全不同。

但這還只是與會國一個較小的失望,更大的失望是周小川強調:要積極發揮本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使用本幣開展投融資具有許多優勢,包括有利於動員當地儲蓄和全球資金、有利於降低換匯成本並維護金融穩定等。

不容否認,參會諸國當中,不少國家是奔中國那數兆元外匯儲備來的。儘管中國政府的外匯保衛戰打得非常艱苦,但這些國家一想到3兆元這個數字,就會覺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京隨便撕下一隻小角,就夠自己吃半天。因此,聽明白周行長這條宣示之後,多少會有點失望。

但周小川行長需要考慮的是中國的長遠大計:人民幣國際化並逐漸取代美元霸主地位:

「資金接受國可直接使用他國本幣購買本幣發行國的產品,節省換匯成本。隨著資金接受國和資金提供國的聯繫越來越密切,本幣收入越來越多,未來也可直接使用資金提供國的本幣償還融資債務,節省換匯成本。」

試想:中國在一帶一路中使用的各種投融資方式,運用開發性金融、推進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的網絡化佈局,包括金融機構互設、金融服務對接、資本市場聯通以及金融基礎設施聯通等等,都是為中國將要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服務,中國拿出來的是人民幣,而人民幣與美元比起來,實在太軟了一點,雖然已經躋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五大儲備貨幣,享有特別提款權,但實在算不上紙黃金。如果中國央行繼續像以前一樣開動印鈔機,世界各國也會考慮:接受中國的人民幣本幣,貶值風險實在太高。

何解?就在今年4月,我寫了一篇《人民幣國際化為何事與願違》,其中談到,世界各國央行在2016年最後一個季度所持人民幣儲備為845億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人民幣計價的儲備資產佔比僅有1.07%,僅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中人民幣的份額的1/10、2016年10月,IMF將中國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將其權重定為11%,低於美元和歐元,但高於該籃子中的其他兩種貨幣英鎊和日元。更重要的是,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地位也在下降:從2015年下半年起,上述指標大多下降,2015年第3季度至2016年第2季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由2.09兆元人民幣下降至1.32兆元人民幣,同期內人民幣結算規模與跨境貿易總額之比則由32.5%下降至22.0%。

綜上所述,這次「一帶一路」北京峰會的與會諸國眾多,會上的交響樂聽起來也非常雄壯,但參與各國代表想到原本期望拿到手的可能是人民幣與人民幣折價的中國產品,還要自己再出一部分資金(共同出資)、共擔風險,那興頭就減了許多,「一帶一路」計劃實施將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將是意料中事。(全文完)——轉自美國之音◇



延伸閱讀
增資絲路基金 習近平投4500億
2017年05月14日 | 7年前
一帶一路峰會臨近 北京安保升級
2017年05月03日 | 7年前
沒有共產黨 中國才有夢
2016年09月18日 | 8年前
取消